2024-2025学年(上)惠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 责jié   胆qiè   首低眉hàn

B. 红fěi   污huì 藏污纳gòu

C. niù   鞭tà   亮zèng

D. 待niè   开(zhàn)  长短叹xū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C.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就是周恩来。

D.《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郧阳区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我们的先辈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D.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空军五项低空三角导航飞行比赛将于19日举行。

4、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造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明卿:作者的好友。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

(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有绰号,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把他们进行了分类。请依据分类标准和示例,将横线上的空补充完整

第一类:英雄人物型———赛仁贵、小温侯、①

第二类:动物型———入云龙、青面兽、白日鼠

第三类:自然现象型———霹雳火、小旋风、②  

第四类:兵器型———铁扇子、没羽箭、③

(2)《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书。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   、七十列传。

(3)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

C.《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作家法布尔花了足足15年时间写就的六卷本科普巨著。

D.《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读书的习惯》完成下面小题

养成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赏,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读破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做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是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酬应,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所以我认为要养成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读书的习惯。

⑥把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⑦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⑧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使在饭馆菜馆中也是一样,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也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⑨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可以避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解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增加,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为自己找个理由。

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苏东坡说:“读破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_____

(2)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可以避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解旅途的无聊。_____

【4】第⑥段加点词语“织入”在文中什么意思?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注意语言连贯,衔接紧密,不要脱节。②可以大胆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