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qiǎo) 周济(jì) 记载(zǎi) 屏息敛声(pǐng)
B.翘首(qiáo) 蹒跚(pán) 遏制(è) 杳无消息(yǎo)
C.绯闻(fěi) 倔强(jué) 遒劲(jìn) 潜滋暗长(qiáo)
D.诘责(jié) 濒临(pín) 题跋(bá) 春寒料峭(qiào)
2、下列词语加点字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潺潺chán 糜子mí 晦暗huì 斡旋wò
B. 行辈háng 眼眶kuāng 冗杂rǒng 锵然qiāng
C. 凫水fú 羁绊jī 静穆mù 白羊肚dù
D. 蓦然mò 欺侮wǔ 归省xǐng 骠勇piào
3、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桃花源记》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C.这个小镇对他是陌生的,没有熟人,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叹息着低下了头。
D.南昌软件开发中心培养建设储备了一批职业化人才和管理人才。
5、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道不完的“静”。在写诗填词方面,很多唐宋名家都是写“静”的高手。“静”的在不同的诗人词人笔下展现不同的境界,同时也是在为不同的诗词主旨服务。小虎和小高对二首写“静”的诗歌展开了讨论。请填写恰当的内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1】小虎:古人好厉害,这二首诗都有写到“静”的诗词句,展现“静”的不同状态,我尤其喜欢第一首,常建的诗,他在尾联运用了(1)________的写作手法,以此表现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空灵的精神状态和对禅意世界的向往。
【2】小高:我也想到了苏轼的《卜算子》的上阙通过缺月、(2)________、漏断、________等意象,是展现自己(3)________的心境。
6、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归思方悠哉。②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_______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④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⑦它没有___________的姿态,没有___________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⑧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
东汉和帝时,有个 A (人名),作了一部《 B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B》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1)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__(作者)的作品《_____________》。
(2)文段中A处的人名是_____,B处的书名是《________》。书中提到:象形、_____、____、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
(3)结合选段,说说这部划时代字书的优点,请分条概括。
8、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扇子的国家,中国扇面书画源远流长,且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在扇面上作诗、书、画,原本只为美饰风雅,后来经过不断演进才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②如果要追溯扇面书画的源头,恐怕是在三国时代。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载有“杨修与太祖(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的记录,这说明远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文人学士就喜欢在扇面上泼墨作画了。书画与扇子的结合,使得艺术欣赏、收藏日愈成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享受的客观需要。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王羲之赠老妪卖扇”、“苏东坡画扇断案”等民间故事,就着实证明了这一点。扇面书画的真正兴盛,是在明代以后。明永乐皇帝朱棣极力推崇,在宫中命“待诏”书写扇面,令“画院”画扇,直到成化年间,才在民间广为推行。
③扇面书画以其特殊的形制(主要有两种形制:团扇和折扇),显示了迥异于其他书画形制(如条幅、横卷、册页、楹联、尺牍、屏条等)的美感特征,概其要者,突出地反映在其精致小巧、活泼多变上。通常,一件书画作品总是在形制上表现为方形或长方形,而扇面却以其特殊的圆形、椭圆形、拱形去营造灵巧、活泼、典雅、精致的艺术美感。扇面的天地较小,形态特殊,书画家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排列上别出心裁,因此,精美的书画扇面,往往能给人们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感受,进而产生无尽的遐想。扇面以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质,为书法、绘画合壁提供了特殊的载体,时常人们所见“一字一画”式以及格景书画扇面,就是体现了融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美感。
④从扇面书画创作的技法去欣赏,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⑤疏密有致。由于扇面的形制比较特别,尤其是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呈半环形状,又有很多折裥,排列布局绝非易事。要使书写的扇面给人以疏朗、典雅的艺术感受,就必须依循虚实有致、实中有虚的原则,也就是说画面不宜布满塞足,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自有波涛在”“长河无点墨,似见笔纵横”,映现的就是这种意境。
⑥大小适宜。由于扇面的尺幅較小,书写的天地极其有限,因此在扇面书写时,对字体大小的控制要十分经意。内容与形制、整体与局部、正文与落款等都要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正如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所比喻的,在扇面上写字犹如舞女在瓦砾上跳舞,“环肥燕瘦,终减态耳”。
⑦轻重得当。扇面上笔墨线条的展示,必须具有整体的感觉,而平衡则是这种感觉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折扇扇面上书写,其空间恰似影视中的宽银幕,前后着墨轻重都要整体把握,线条的粗细、刚柔、疾涩等,都会产生艺术感觉上的冲突,进而影响整体的平衡。章法布局也必须具有整体意识,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都会产生轻重比例失调的后果,使作品在整体上失去平衡的艺术之美。
(根据上海书画出版社《扇面10讲》等材料改写)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2】下面句子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如果要追溯扇面书画的源头,恐怕是在三国时代。
【3】下边这幅书法作品是否达到了上文所说美感要求?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注】
正文: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满架蔷薇一院香。
落款:唐诗一首。
9、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是他求学路上的那束光;对于朱德来说,母亲是他成长路上的那束光……在每个人的人生的历程中,总有一个人是我们的那束光。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谁又是你的那束光呢?
请以《你是我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人名。(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