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成病毒的结构是( )
A.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B.由细胞壁组成的外壳和由核酸构成的核心
C.由核酸构成的外壳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心
D.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2、某地猪种与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种相比,具有耐粗饲料性强、抗疾病、母性好、繁殖率高等特点,但随着瘦肉型猪种的推广,该地猪种几乎绝迹,这就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以上三者都是
3、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
①酸奶;②面包;③豆腐;④干香菇;⑤醋;⑥火腿肠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4、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 )
A.血液循环系统
B.泌尿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5、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无差别
B.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弱
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6、媒体报道:24岁广东小伙“可乐哥”,因每天喝2-3瓶可乐,确诊尿毒症晚期,需要长期进行透析。请完成下面小题:
(1)在人体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2)下表记录的是被测者的血浆、肾小囊、输尿管中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据表分析,甲和乙两种物质分别是( )
项目 | 血浆 | 肾小囊 | 输尿管 |
甲物质的质量分数/% | 0.72 | 0.72 | 1.5 |
乙物质的质量分数/% | 0.1 | 0.1 | 0 |
A.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无机盐,乙是蛋白质
D.甲是无机盐,乙是葡萄糖
(3)下列不是人体排尿作用的是( )
A.排出废物
B.调节水的含量
C.调节血液的含量
D.调节无机盐的含量
7、下列动物中,最能适应陆地生活的是( )
A.眼镜蛇
B.蝾螈
C.大鲵
D.鲢鱼
8、在人体血液的成分中,能吞噬病菌并对人体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是( )
A.血浆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9、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32 | 65 | 5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0、华南虎又称中国虎,在我国野外已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猫科动物之间的竞争加剧
B.人类不断地挤占或破坏其栖息环境
C.野外近亲繁殖造成生存力下降
D.人工饲养的华南虎“野化”实验进展缓慢
11、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蜘蛛结网、黄牛耕地
B.狗会算数、猫抓老鼠
C.鹦鹉学舌、公鸡报晓
D.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12、在生物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许多,在生物分类中,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
A.达尔文
B.李时珍
C.袁隆平
D.林奈
13、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结构和运动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毛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B.海龟生活在海洋中,主要依靠尾的摆动来游泳
C.蜜蜂能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
D.蚂蚁的足不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14、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杀死肉汤原有的细菌
B.断开鹅颈后外界微生物可进入瓶内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
D.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15、在分类学上,水稻和玉米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B.水稻和大豆的亲缘关系比与玉米近
C.水稻和玉米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
D.花、果实、种子是对它们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16、夏天,食品和衣物是容易发霉和长毛,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这是由引起的( )
A.真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17、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下列关于猴痘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需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B.细胞呈椭球形,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属于动物病毒,靠寄生生活
D.靠分裂进行生殖
18、如果在开花前把豌豆花甲去掉雌蕊,豌豆花乙去掉雄蕊,豌豆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
A.甲、乙、丙都不能结果
B.甲、丙不能结果,乙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丙能结果
D.甲、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19、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癌的“头号杀手”。下列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B.它是球形的细菌
C.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
D.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0、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改变均可引起遗传病
B.遗传病一般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预防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是正常的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21、动物的行为有多种类型,按照其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觅食行为、争斗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2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___,它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23、环节动物身体身体呈______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组成:靠______或______辅助运动。蚯蚓是环节动物的代表,其通过______进行呼吸。
24、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 有的群体中还能形成________,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26、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生殖
27、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______,这些食物彼此交错,形成网状,又构成了_____。
28、生殖方式:___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___,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29、玉米的正常苗和白化苗是由基因控制的.下表是对玉米进行植株颜色遗传实验后得到的数据.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亲代 | 子代 | |||
组别 | 父本 | 母本 | 白化苗 | 正常苗 |
Ⅰ | 白化苗 | 白化苗 | 625 | 0 |
Ⅱ | 白化苗 | 正常苗 | 317 | 322 |
Ⅲ | 正常苗 | 正常苗 | 25 | 82 |
(1)在遗传学上,玉米的白化苗和正常苗可称为_________.
(2)根据第_________组数据,你判断植株颜色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
(3)如果父本和母本都是正常苗,子代中出现了白化苗,说明了生物具有_________现象.
(4)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写出上述第Ⅲ组数据中双亲的基因组成:父本基因组成是_________,母本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5)第Ⅱ组数据中子代正常苗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如果它们与白化苗植株杂交,则产生子代为白化苗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30、当骨骼肌受到______传来的刺激而______时,就会牵动_____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动作。
31、将下列结构与其特征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光能通过食物链会全部流入到消费者体内. .(判断对错)
33、蝌蚪是蛙的幼体,选择其各自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
A.肺呼吸B.鳃呼吸 C.水生 D.水生和陆生E.有尾 F.无尾
(1)属于蝌蚪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成蛙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甲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乙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在括号内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名称)
(1)甲图,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____]___从[____]___脱离出来的现象。
(2)甲图,可以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
(3)乙图中,A表示_____,B表示______。
(4)当屈肘时,A处于______状态,B处于_____状态;当手臂自然下垂时,A、B均处于_____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