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中卫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了人工合成乙酸,合成过程中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C.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5:8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电路中的保险丝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铁制品比铝制品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的化学性质活泼

4、我国矿物资源比较丰富,但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丢弃废旧金属

B.为改变贫穷任意开采矿山

C.下水道铸铁改用PVC塑料管

D.将铁锹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5、下列特色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丝线绣瑶锦

B.酿制糯米酒

C.编织竹制品

D.雕刻木根雕

6、《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引用天然气制盐的过程:西川有火井,其井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井”中燃烧的物质是一种新能源

B.“合缝漆布”是确保气密性良好

C.点燃前须检验气体纯度

D.卤水煮盐与海水晒盐结晶原理相同

7、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图像

反应过程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电解一定量的水

A.A

B.B

C.C

D.D

8、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球面射电板是用铝合金板制作的。如图为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9、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做实验中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图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HgO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只要是无声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B.使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D.地球上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1、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

D.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水的体积

B.加热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用滴管取液体

13、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C.加入固体粉末

D.取用食盐

14、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手工制墨历史悠久,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灯炼制黑烟

B.搅拌研磨黑烟

C.按压墨条成形

D.天然晾干墨条

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量筒读数

D.过滤

16、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碳酸钠用于除水垢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17、如图所示向放有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燃烧需要氧气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8、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团簇(结构如图所示),它在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40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样品中

C

鉴别H2O2和H2O

向样品中加入MnO2,观察现象

D

除去KCl中混有的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A.A

B.B

C.C

D.D

20、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21、实验室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二氧化碳,其原理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不正确的是

A.灭火方法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空气组成模型

D.物质分类模型

2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

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

D.食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2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固体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因此可用作人工降雨

C.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作燃料

D.木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

25、青少年时期,钙需求量是人一生中最多的,这里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C.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金属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表是重庆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①渝澳大桥

②解放碑

③大渡口工业园区

④虎头岩公园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

可吸入颗粒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级别

1)下列选项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序号,后同)。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 PM2.5

2)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是_____,最容易产生酸雨的地区是_____

3)下列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法中正确的有_____

①鼓励私家车出行

②多植树,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③加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④随意焚烧生活垃圾

28、为了研究反应中压强的变化情况,利用下图进行实验。

(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a,关闭b,在A中加入水, ,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在A、B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在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大理石,将a、b都打开,用注射器加入足量稀盐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管口,保持注射器活塞不动。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关闭b,集气瓶中持续产生气体,A中的现象是 。判断A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若没有反应,写出理由;若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氟原子_________

2_________

3)小苏打____________

4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________

30、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是为了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样品的变质程度是________变质(填“没有”“完全”或“部分”)。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__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________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若往变瘪后瓶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

31、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能与A反应生成F,同时放出热量。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E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点燃B、D之前一定要

(5)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   ,但是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你认为其原因是:

 

32、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如图1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在臭氧中

实验现象

红热

剧烈燃烧

非常剧烈地燃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微观原因是

②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3)如图2所示,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经研究:子火焰中燃烧物为石蜡蒸汽,子火焰为石蜡蒸汽燃烧产生的.

①蜡烛能产生母火焰这一现象,证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是

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导气管不宜太长,其原因是

(4)发生火灾时,对于被困人员来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

B.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火势较大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D、升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3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两种重要的碳的化合物.

1)用灼热的氧化铜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常用次氯酸(HClO)做消毒剂,该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次氯酸不稳定,发生如下反应:,推测X的化学式________

(2)家庭厨房中常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作为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做饭过程中发现火焰为黄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为了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可在厨房墙壁的_______方安装报警器(填“上”或“下”)。

35、一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哈尔滨市也将全面启动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分类的知识也将纳入中小学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1)垃圾箱的板面由塑料制成,制作垃圾箱的边框使用了铁的合金,铁合金表面进行了喷漆处理,喷漆的目的是_____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比,一般具有的一条优良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如图所示的垃圾箱分别回收四类垃圾,铝制饮料罐应该往_____(填字母)类垃圾投放口投放。

A 有害垃圾

B 厨余垃圾(狭义)

C 可回收物

D 其他垃圾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节约能源,也可以②_____。(答全)

3)这种垃圾箱安装了太阳能板,白天收集阳光产生电流,能量被蓄电池储存,以便居民为手机、电瓶车充电。夜晚用这种垃圾箱为电瓶车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

3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操作②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应选用_____(填物质名称),该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_____水,操作③中,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的原因_____。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文字表达式____,若选用A为发生装置,则需要进行的改进方法是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写出装置代号),如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3)装置_____ (写出装置代号)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

(4)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其后果是:______

A 没有氧气放出   B 放出氧气速度慢

C 生成氧气总量少   D 影响不大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填字母),可用装置C收集甲烷,是利用了甲烷____的物理性质;

38、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m的名称是__;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____,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_____(填“能”或“不能”)。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将21g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计算:

(1)生成的氢气和硫酸亚铁各多少克?

(2)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氢气的密度是0.09g/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0、克娄巴特拉七世是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是历史上有名的艳后。父亲死后,她与兄弟共同统治富饶的埃及。公元前48年,她在罗马统帅恺撒的帮助下,击败兄弟而独霸王位,将价值连城的王冠戴在自己的头上,王冠上镶有一颗珍珠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名字叫“埃及的眼泪”。

公元前44年,恺撒被人刺死,其部下安东尼举兵进攻埃及,克娄巴特拉七世无法抵抗安东尼的进攻,准备投降并以“埃及的眼泪”讨好安东尼。可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破坏了她的计划。欢迎安东尼的宴会开始前,一个侍女突然报告说,王妹的女佣偷去了“埃及的眼泪”并把它吞到肚子里去了。女王想杀了女佣取出珍珠,但又怕被玷污的东西送人反而是一种亵渎。犹豫之时,王妹突然建议说:“让她喝醋,醋喝多了她就会泻个不停,一定会把珍珠泻下来。”于是女王令人一个劲地给女佣灌醋,女佣果真泻个不停,但始终没有见珍珠下来。

请根据题给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猜想与假设]你认为“珍珠”主要成份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若证明你的猜想正确,设计实验如下:取一个小玻璃板,放入少量珍珠粉末,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玻璃片盖住。

[实验现象]你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出你的猜想正确。

已知

请你写出碳酸钙与酸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与应用]医疗上,可以用珍珠粉治疗胃酸(主要成份是盐酸)过多症,原理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