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B.糖水、洁净的空气
C.氢气、铁
D.液氮、鲜橙多饮料
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3、《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七素属于氧化物
B.三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三七素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O KOH NaNO3
B.HCl NH3·H2O CaCO3
C.HNO3 K2SO4 Ba(OH)2
D.FeCl2 NaOH H2CO3
5、有机玻璃具有透光性能好、耐热、耐寒、耐腐蚀,并具有极强的耐冲击性,常用于飞机、汽车挡风玻璃,工业上用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来合成有机玻璃。下列关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1个氧分子
C.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
D.1个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6、如图所示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烧制木炭
C.活性炭净水
D.收集氧气
7、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海水——纯净物
B.硫——单质
C.氯酸钾——化合物
D.干冰——氧化物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药品
D.加热液体药品
10、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图②加入氧化钙后,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石灰水中溶剂质量减小
C.图③滴入稀盐酸后,气球胀大,说明镁和稀盐酸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D.图④测量生成的体积,集气瓶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1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2、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往水杯中倒水,可以倒到稍高出杯沿,而水不会满溢出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D.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1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烧杯质量
B.读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连接仪器
14、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3个分子
B.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乙、丙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不断减少
15、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H2O2
B.KMnO4
C.KClO3
D.H2O
16、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化学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固体
D.气体验满
1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8、消防自动感温喷淋头的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坏,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敏玻璃球能将外界的热量迅速传递给丙三醇连接消防供水管
B.玻璃球胀坏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热敏
D.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体积
B.装入固体粉末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20、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过滤
21、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2、阜新被称为“玛瑙之都”,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部分玛瑙还可能包含金属元素如钴等。如图是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钴的元素符号为CO
B.钴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7
C.钴的原子序数为58
D.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
23、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24、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氦-3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D.氦-3原子核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25、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验证木炭的还原性
C.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27、下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C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
(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
(3)画出比氮元素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8、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航母已经舾装(结构装修)完毕,其中使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
(1) 航母铁锚链水面以上明显变红,红棕色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船体喷漆是隔绝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
(2)该航母使用柴油机做动力,其能量转化是从____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种)
(3)舾装时,使用的玻璃钢属于________ (填序号)材料。
①金属材料 ②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④复合材料
制造优质钢材首先炼铁,在炼铁时投入高炉中的固体原料有三种是______________。
29、请在下列图片和意义的描述中找出相对应的关系,用字母填空。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30、(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2个二氧化氮分子 ;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④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符号或数字的含义
①3CO2 “3” ,“2” ,
②中“+3”的含义 ;
3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Na2CO3 | 7.1 | 12.5 | 21.5 | 38.8 | 49.0 |
(1)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_的特点。这样获得的NaCl中常混有少量Na2CO3,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实验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煮沸。请分析该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
(2)水是常用的溶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量很少,要节约用水
③实验室常将固体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3)20℃时,配制等质量的Na2C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
(4)如下图,将两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A、B两只试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试管中的铁钉锈蚀较快。金属生锈有弊也有利,请举出一个对生产生活有利的实例_________。
3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可以用厨房中的_____调料除去。
(2)厨房中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塑料盆 B 橡胶手套 C 棉布围裙 D 不锈钢蒸锅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我国正加大对PM2.5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5)加钙牛奶中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会患的疾病是_____(填“骨质疏松”、“甲状腺肿大”或“贫血”)。
3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原理。
(1)用锡焊接钢板时,焊接处要滴加稀盐酸除锈,其原理方程式:_____;然后必须用水把残留的酸液冲洗干净的原因是_____(文字表述)。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铝土矿的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导热”或“延展”)性。
(3)冶炼 500 t 含杂质 3% 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 80% 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t(结 果精确到 0.1)。
35、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1)某街头垃圾箱如图所示。图中所标注的部件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易拉罐应放入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箱中。
(2)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B.废气达标排放
C.为实现增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露天焚烧秸秆
(3)2021年全国多地实施升级版“限塑令”。塑料制品使用不当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36、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在“宏观—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气体,要制取一瓶该气体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任写一种)。
(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也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请回答。
(1)A图所示实验的碟子底部出现黑色固体,该实验说明_______。
(2)向实验B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后,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
(3)实验C是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
(4)实验D观察到石蕊小花湿润的部分②处比①处先变红,干燥部分不变红,可得出CO2的性质是_______。
38、完成基础实验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4)F装置中,m、n处分别放有湿润、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通过G装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
39、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过后,灾区人民急需干净的饮用水。李敏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对获取到的水进行处理,解决暂时的用水问题:
(1)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泥沙,她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经过操作(1)后的水仍然有点浑浊,便往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经过搅拌、静置,使杂质沉降来达到____________目的。
(3)在输送过程中水有可能被污染,所以需要_______________杀菌才能饮用。
40、请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采用盖上锅盖的方法灭火。
(2)自热米饭在加热包(主要含氧化钙)上加凉水就能把米饭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