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邢台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收集甲烷

2、下列关于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B.用煤炭取暖时,在室内放一盆水就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夏季天气闷热,鱼儿往往会浮出水面,养殖人员会把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鱼池中的含氧量

4、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做电解水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电极

两电极

a玻璃管

b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生成气体体积为5mL,

木条燃烧更旺

生成气体体积为10mL,

气体燃烧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a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C.b玻璃管连接的电极是负极

D.根据相同条件下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可判断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5、下列为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A.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

B.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物质初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D.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6、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使用了甲醇。下列属于甲醇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比水小

B.可燃性

C.无色液体

D.易溶于水

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瓶标签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 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9、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2

B.2H

C.H

D.2H2O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冰壶机器人使用的是质量轻且能提供充足能量的锂电池。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的原子序数是3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锂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闻药品气味   

1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成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降低水的硬度

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过滤

B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D

鉴别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4、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

A.干冰、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

C.蒸馏水、冰水共存物

D.C60、过氧化氢溶液

15、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是石墨(图1),铅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或一层石墨烯。石墨烯可弯曲,柔韧度很好,可形成富勒烯、碳纳米管等(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石墨结构中的一层

B.石墨烯和金刚石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石墨烯可以作弯曲屏幕材料

【2】下列物质也是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其中硬度最大的是

A.C60

B.活性炭

C.石墨

D.金刚石

16、“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广安”,下列符合此观念的是

A.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B.提倡绿色低碳出行

C.大量开采煤和石油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17、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氢能

C.天然气

D.石油

18、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铁燃烧实验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实验没有看到上述火星四射现象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且浓度太低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

19、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图乙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a>b

C.图丙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需达到着火点

D.图丁可通过观察纸条上酚酞溶液的变化探究分子的运动

20、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9

3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3

4

17

A.X的值为12

B.乙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C.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D.丙可能是化合物

2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入氧气后点燃

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两种黑色粉末

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现象

C

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ClO3

加入MnO2后,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D

鉴别CO2和H2

闻气味

A.A

B.B

C.C

D.D

22、下列是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识,其含义说明不正确的是

A.禁止火种

B.紧急出口

C.易燃液体

D.灭火器

23、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蜡烛燃烧   石蜡熔化

B.铁生锈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食物腐败   氨气极易溶于水

D.冰雪融化   汽油挥发

24、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关于碳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

A.木炭作燃料-碳有可燃性

B.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碳有还原性

C.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坚硬

D.利用石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25、如图是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水煤气”是纯净物

B.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

C.反应前的氧化物与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2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可分,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6、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生活中,就地焚烧生活垃圾

C.工业上,积极整改污染企业

D.生活中,提倡公共交通出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硫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

3)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

28、已知碘元素符号为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为___________

(2)碘元素与钾元素化合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KIO3,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9、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若用G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选“a”或“b”)进。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1   2   3

若C与1连接,则1中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C与3连接,则3中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某是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填“可燃”或“不可燃”).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1、活性炭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请列举一种活性炭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32、现有生活中的下列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A.发酵粉            B.纯碱               C.鸡蛋壳

(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可利用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__与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3、水在生产及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认识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和保护水资源。

(1)相同质量的液态水的体积远远小于气态水的体积,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2)建筑业常将氧化钙加入水中得到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表是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为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①图中乙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60℃时,相同质量的KCl和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KCl______(填“>”“<”或“=”)KNO3

34、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为应对气候变暧,中国提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等方法将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

1)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但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天然气和水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生成物中CD的质量比为多少_________

 

35、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氨气_______________

2-2价的硫元素______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

4)符号“2Fe3+中数字2表示______________,数字3表示______________

3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2点) 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_

2)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_____________

A 燃烧匙 B 量筒 C 试管 D 蒸发皿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并说明反应类型

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酸钾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2份等质量的红磷放在铁片两端,将右端红磷用细沙覆盖并加热一段时间,左端红磷发生燃烧;熄灭酒精灯,拨开细沙,细沙下的红磷发生燃烧。

1)铁片左端的红磷燃烧,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8、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的性质。

(1)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CO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中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

(1)请分析图1中烧杯A实验做对比的作用。

(2)图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请解释该现象为什么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40、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填字母)。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氯化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氯化铵中含有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4)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