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酸,属于近体诗范畴。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B.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C.《藤野先生》是一篇传记文章,它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突出地记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D.“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此句子的主干是:拱桥是创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宽恕 陨石 草长鹰飞 不懈之谜
B.愕然 追朔 无可置疑 消声匿迹
C.撺掇 振撼 大彻大悟 豁然开朗
D.褪色 褶皱 周而复始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窗共读。
B. 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 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都无法飞上蓝天。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B.《愚公移山》出自《列子》,《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
C.《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昇写的一篇事理性说明文。
D.《昆虫记》是英国作家法布尔的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鲁迅曾评价说:“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5、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2】下列各项对本诗的解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浑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3】说说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古诗文填空(10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子在川上曰:“ , 。”
④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的原句回答)
⑤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 , 。
⑥孔子曰:“仁者爱人。”大风破屋,苦雨湿床,困境中的杜甫推己及人,以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忧国忧民、兼爱天下的仁者心声;而主动辞官回乡的龚自珍,则以“落红不是无情物, ”来抒发自己甘愿作出牺牲,也要培养一代新人的情怀。
7、如果你的同学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成绩落后,为将来而焦虑,你会向他推荐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哪封信来帮他走出困境?谈谈你的推荐理由。
A.谈读书 B.谈动 C.谈静
我选( ),理由:________
8、腊月
光其军
①日子被脚步撵着,一转眼就是腊月。在腊月的每一天,心头晃悠的年关影子一天比一天短。等影子完全消失,年也就来了。但现在的日子过得天天如年一样,腊月就只是一种存在了。可在腊月里,细数着时光,我倒经常想起以前的腊月和腊月里忙碌的母亲来。
②那年月,腊月里的母亲,每天总是用眼角的余光,丈量一下窗前时光的长短。那是日子渐长的季节,却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分。当寒气威逼着母亲不住地呵气时,那些为过年准备的东西就齐齐地摆满了老屋的一角,门轻轻地一关,年味就从木门缝里飘了出来。
③那时,忙碌是腊月的代名词。一跨进腊月的门,空当了整整大半年的老屋,突然变得东西的拥挤和气味的芜杂起来。中堂前的八仙桌下,一个老旧的瓷坛子里,被摆放进了满满的一坛腐乳,淡淡的清香氤氲着整个老屋。大柜的顶上,几只洋铁箱里装满了新年招待来客的米糖、花生、瓜子等零食。那老式的木格窗子底下,有一个大龙缸,那些在冬至前腌上的大白菜,早已遍体通黄,整天都散发出一种酸酸的味道,它们将是吃油腻食物后餐间最可口的菜肴。紧挨着的是小一点的缸,里面是腌制的腊肉、咸鸭和咸鱼等等,有太阳的日子,母亲总是将它们从缸里拿出来,拿到院落里晾晒。每当此时,邻家的花猫就咪咪叫着慕味而来,有时也对这些腊物跃起来,可总也够不着。院落里,也总有一些筛子,上面晾晒的是由石磨磨出来的淀粉,淡淡的发出糯米的香味,阳光下白得耀眼,它们将用来做汤圆和糯米粑等食物。觅食的麻雀们常常不请自来,母亲很不安,就在旁边放一竹竿,上面系上红布条,以此吓唬麻雀。自由的院落,麻雀总在上空飞来飞去,有时趁母亲不注意,从空中扎下来,啄一点就跑。母亲并不生气,一脸慈祥地望着麻雀飞走后那高而阔的天空……
④冬天的院落,本是凄清和贫乏的,寒冷让它冰冷,草枯萎,树骨感,而有了这些腊货,就有了冬日的充实和自满。暖阳下,母亲眯着眼看着这些动物的胴体、白白的淀粉、飞来飞去的麻雀,嘴角总是掠过一丝微笑。
⑤街上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车如流,人如织,四乡八镇的人汇聚其间,让整个腊月都充满着喧嚣,母亲也来了,仿佛是一个微小的标点。她挤在人流中,一手抹着额头的汗,一手拿着商品问价格,母亲认真和专注的样子仿若一幅画。有时,我偷偷跟在母亲身后,一看到摊上有好吃的,就冷不防从人缝里钻出来,拉着母亲的衣襟吵着要买。母亲似乎一点也不生气,总是买上一些,以满足我的嘴馋。
⑥逢着连日的晴天,院落里就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单和换洗的衣物,就像是在开着万国博览会。阳光淡淡地飘过,上面就浸染了阳光的味道。晚间我钻进被子,竟是非常地温暖,隐隐地就明白,这不是被子的暖和,而是这暖和里浸润着母亲的辛勤汗水。
⑦雪花飘了,腊味浓了,屋子打扫干净了,年货也备齐了,远归的人也就被年的灵魂招回家了,这时,年就真的来了。腊月里,我放假回家,在桌前做作业,看着忙碌的母亲,鼻头往往一酸:腊月里的母亲真是太辛苦了!是的,母亲在一天天不知疲倦的忙碌中,走过一个个的腊月,看着我一天天的成长,自己却被岁月将皱纹刻得深深。
⑧母亲,在腊月,是辛苦也是幸福的。她用辛勤的汗水,在腊月的一个个日子给家和我酿出过年浓酽的香甜和喜悦!因而,我要说,母亲的腊月,是一首诗,风格简洁,把哲理韵在骨子里;它是一道风景,色彩斑斓却又朴实无华,辉映着老屋和院落,点亮着我心头的明灯。
⑨又到腊月,也就自然想到腊月里的母亲,它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在愈来愈近的年味中,腊月里的母亲,也愈来愈清晰在心中。
【1】通读全文,一起来认识“以前的腊月里忙碌的母亲”。请按序号完成以下表格。
腊月的忙碌 | 母亲的样子 |
备办腊货 | 充实满足、慈祥微笑 |
购买年货 | ① |
② | ③ |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阳光淡淡地飘过,上面就浸染了阳光的味道。(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街上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车如流,人如织,四乡八镇的人汇聚其间,让整个腊月都充满着喧嚣,母亲也来了,仿佛是一个微小的标点。(从修辞、句式或其它角度赏析语句)
【3】题目是“腊月”,但是作者在文章第三、四两段描写外出觅食的麻雀,这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4】本文发表于2011年12月25日《南京日报》副刊《雨花石》。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思考本文能被录用的原因。
链接材料:
《南京日报》副刊《雨花石》征稿要求: 1. 作品体裁为记叙性散文或小说; 2. 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反映幸福美好的生活场景或优秀的人物品质; 3. 作品情感真实,感人。 |
9、请以“难忘的深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