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佳木斯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 28℃的恒温箱中一周,其内微生物繁殖最多的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利用基因的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3、目前有的国家允许医学研究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乙方和丙方

B.捐献者甲的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试管婴儿”

C.“三亲试管婴儿”的产生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D.“三亲试管婴儿”的长相与甲最相似

4、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突增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

B.“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之相关的器官是子宫

C.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D.青少年自信心提高的同时,也容易出现叛逆、敏感等心理问题

5、每到冬天,森林都要有落叶,但年复一年树叶却不会越来越厚,这都是细菌和真菌的功劳,枯枝落叶可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可以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具有哪项重要作用(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引起动植物患病

C.与动植物共生

D.有利于减少动植物的数量

6、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5

32

8

A.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甲一乙一丙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7、下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形成化石的生物可能比在C处形成化石的生物高等

B.相比较而言,在B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最复杂

C.在C处形成化石的生物是水生生物,在A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生活在陆地上

D.在A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比C处少

8、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9、假定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草原生态系统用围挡与外界隔开,然后把其中的狼、狐及周边环境中的鹰等肉食动物全部剿灭,则野兔、羊的数量将会(  )

A.持续增多

B.先增多后减少

C.持续减少

D.始终保持不变

10、下列属于无性繁殖一组的是(  )

①蝴蝶正忙着为南瓜传粉                                        ②浸水的绿豆种子发芽了

③家中放的地瓜,长出了新苗                                 ④马铃薯块上长出了新芽

⑤买来的生姜,放的时间长了长出了新芽             ⑥秋海棠的叶子掉落在泥土中,长成了小秋海棠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11、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鲤鱼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蝗虫有外骨骼,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

D.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12、洛阳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遍布芦苇、莎草等植物,有白骨顶鸡、中华秋沙鸭等多种野生禽鸟在此栖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植物和动物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芦苇、莎草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白骨顶鸡、中华秋沙鸭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13、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发现纸片周围只有甲菌生长。对这个实验结果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C.乙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D.乙细菌在盐水环境中不能够生存

14、白番红花主要分布在新疆,一年只开一次花。但是高山上的风雨很大,容易杀死传粉昆虫,就算开花也没有昆虫传粉。久而久之,阴天开花的白番红花,后代越来越少,而根据天气调整开花的白番红花,后代越来越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风雨天气,使白番红花发生了适应天气开花的变异

B.风雨天气,增强了白番红花根据天气开合的能力

C.这种变异,是环境对白番红花进行了定向选择

D.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15、兴趣小组利用一种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厨余垃圾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制成的活菌制剂混合后放进容器密封,在适宜环境中发酵形成有机肥料。如果发酵产生一种类似泡菜或醋的气味,表明发酵过程良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封容器的目的是为活菌制剂发酵提供有氧环境

B.要保持发酵过程良好,应抑制其他杂菌繁殖

C.“泡菜或醋的气味”是乳酸菌、酵母菌等发酵产生的

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16、以下关于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少年要克服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

B.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生长

C.女生月经期抵抗力弱,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D.青少年容易出现敏感、逆反等心理问题,无需自我调整,青春就要任性

17、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可以利用芽孢来繁殖后代

B.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

C.大多数细菌生活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

D.细菌的形态大致可分为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

18、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A.塑料袋口要扎紧,目的是保持袋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B.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是否有影响

C.甲与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D.该实验结果说明,低温和干燥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活

19、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对病毒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个体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B.根据形态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C.新冠病毒可以在餐具上增殖,用消毒液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20、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过程中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静脉血的特点是(       

A.颜色鲜红,含氧少

B.颜色鲜红,含氧多

C.颜色暗红,含氧少

D.颜色暗红,含氧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__以及__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__

22、_________类和________________类的动物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动物。

23、看图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根据两幅图判断,表示女性的染色体图是图   ,表示男性的染色体图是图   填序号

3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

4a产生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其中________条常染色体,________条性染色体。

5从性染色体类型看,a可以产生­______类生殖细胞,但每个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条性染色体。

 

24、呼吸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现代人可划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__________、和澳大利亚人。

26、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回答:

填出关节的各部分名称:[1] _________ ,[2] _________[3] _________ ,[4] _________

[5] _________ ,[6] _________。其中,[2]内有_________,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27、细菌的菌落表面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 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不同的  

 

28、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9、一对夫妇生出的儿子体内性染色体为 ______,人类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______染色体。

 

3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 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生物与其所属类群连起来: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病毒在自然界中危害较大,几乎无有利之处。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实验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在迷宫出口处放一些小鼠喜爱的食物,将小鼠放进迷宫入口(如图甲),记录小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并将记录结果绘图(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一生下来就会吮吸乳汁,这是一种______行为;经过训练,小鼠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是一种______行为。

2)小鼠在生活过程中通过气味来识别同类,这种气味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3)实验开始前,要让小鼠处于______状态,以使摆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

4)据图,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获得的走迷宫的行为______(填“会”或“不会”)消退。

34、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遇天气寒冷,器皿还需要采取保温措施.请你回答: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利用酵母菌分解_____

(2)密封器皿是使器皿中缺_____,在此条件下,_____的产生量将大大增加.

(3)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_____速度加快.

(4)若不将器皿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薄些,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