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来有奇事,鸥鹭日相亲。”鸥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以下与鸥善于飞行不相关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C.发达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
D.骨骼轻、薄、坚固
2、扬子鳄为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为保护这种珍贵动物,中国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扬子鳄用肺呼吸,同时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体表的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发
C.扬子鳄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扬子鳄等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
3、下列生物不能产生孢子的是( )
A.青霉
B.灵芝
C.乳酸菌
D.蘑菇
4、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现场,8700多年前的骨笛又被重新吹响。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韧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黑斑蛙
B.丹顶鹤
C.乌龟
D.猫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可循环利用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发生物质的交换
6、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原因是( )
A.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减轻体重,有利于运动
C.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D.脱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动更加灵活
7、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包括哪两部分( )
A.长的突起和短的突起
B.细胞体和突起
C.突起和神经纤维
D.突起和神经末梢
8、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涵的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个体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干巴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用野生大型真菌,它不具有的特征是( )
A.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细胞内有叶绿体
C.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D.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0、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抹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丙三个圆形滤纸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11、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
A.甲
B.乙
C.均明显减弱
D.不确定
12、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
①能人阶段②南方古猿阶段③智人阶段④直立人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3、如图三个圆分别表示蜈蚣、七星瓢虫和蚯蚓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生活在水中
B.乙表示身体分节
C.丙表示有两对翅
D.丁表示有蜕皮现象
14、如图为模拟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装置。甲、乙瓶内加入等量的肉汤并同时煮沸放凉,观察肉汤的变化。该实验的变量是( )
A.有机物
B.细菌
C.空气
D.瓶颈形状
15、下列叙述中与长骨结构坚而不重特点无关的是( )
A.中央为骨髓腔呈管状
B.骨密质坚硬
C.骨膜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D.骨松质疏松
16、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母鸡孵出白鹅,当起白鹅妈妈,母鸡的这一行为是后天形成的
B.小明手提大桶饮用水上楼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家鸽发达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都属于学习行为
17、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下列关于肌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腱位于骨骼肌的两端
B.肌腱呈白色
C.肌腱由肌细胞组成
D.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18、男性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A.XX 染色体
B.XY染色体
C.X染色体或Y染色体
D.YY染色体
19、2020 年将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冠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了解病毒及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勤洗手,戴口罩,可以降低传染风险
B.新冠病毒是动物病毒
C.新冠病毒具有细胞核
D.新冠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20、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叙述与此观念相符合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防御
B.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快,是因为刚毛为运动提供了动力
C.鳄鱼的卵储存的营养不足,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维持发育
D.鸟类的直肠长,可以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利于飞行
2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22、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的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两大类.
23、家蚕发育的______期,不食不动。
24、将正确的原因代码填在题号后面的横线上:
(A. 幼年缺乏生长激素 B. 胰岛素分泌少 C.晶状体过凸 D.鼓膜受损)
(1)近视眼 ___________
(2)传导性耳聋 ___________
(3)侏儒症 ___________
(4)糖尿病___________
25、同学们正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请写出青春期同学们应该养成的良好卫生保健习惯(两种)_____、_____.
26、动物体在内外_________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27、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28、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除了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有了______的分化。
29、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的 ,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和人在进行 时消耗氧气,产生 。其残体或被微生物 放出二氧化碳,或被掩埋到地层中形成石油或煤,燃烧石油或煤也产生 ,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
30、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一般来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________者,而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被称为________者.
31、将下面预防传染病的做法与其所属措施进行配对
A配____ B配____ C 配_____ D配______
32、隐性基因既不表现也不遗传。 (________)
33、下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属于____动物,体表有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_________。
(2)B生活在水中,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____,控制其前进方向的是____。
(3)C是脊椎动物中的___类动物,它的成体用___呼吸,幼体用______呼吸。
(4)D的身体呈____型,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_____有关;
(5)E的毛有______作用,其牙齿有______和____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
(6)F的身体表面有______,依靠大而扁平的____来爬行;
(7)G虽然没有______,但它属于爬行动物,靠_____来繁殖下一代;
(8)H被人们称为“海中之花”,然而它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它靠____取食和排泄体内废物,____是它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其触手处尤其多。
34、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制约,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如地衣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共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