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贵港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用微观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升高

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结构不同

C

氯化钠溶于水

氯化钠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

D

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中原子数不同

A.A

B.B

C.C

D.D

2、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5

3、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在野外做饭时人们会在一片空地上用石头围成一圈,在圈内点燃木柴生火烹煮,结束后浇水熄灭火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木柴属于可燃物

B.将木柴底部架空可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

C.浇水熄灭火堆是为了使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

4、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5、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CO2和CO的元素组成相同,则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二氧化碳不助燃,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6、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航天器中气体成分为混合物

B.反应器1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器2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航天器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水

7、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C.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D.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8、下列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高层楼房失火时,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排风扇

C.为防止CO中毒,可在房间放一盆水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9、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N2O3)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下列关于茶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茶氨酸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B.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C.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手工剪纸

C.牛奶变质

D.纸张燃烧

11、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天气有关的是

①森林砍伐             ②汽车尾气             ③燃放烟花爆竹④工业粉尘             ⑤煤炭燃烧             ⑥焚烧秸秆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实验室用铜、稀硫酸制备氢气

B.鉴别:在实验室通过尝味道鉴别糖和食盐

C.除杂: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D.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所以物质的用途都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静置,观察浑浊程度

D

除去CaO中的杂质CaCO3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15、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都不是

16、古代建筑常用糯米灰浆粘合墙砖,糯米灰浆由糯米汁、熟石灰和沙土等制成。糯米灰浆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

17、金银花是多种中药配方中的重要成分。绿原酸是金银花的提取物之一,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属于氧化物

B.绿原酸中氧元素质量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

C.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D.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8、将洁净的铁丝浸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质量增加

B.铁丝质量减小

C.溶液中只含有Fe2+

D.溶液质量不变

19、学习化学就是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与石墨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相差较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20、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塔燃料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甲醇属于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氧化物

21、在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澄清石灰水,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对应下图曲线①和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①分析可知:800s时,1体积的水约溶解1体积的CO2

B.根据图像分析,同体积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CO2较多的是澄清石灰水

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2个反应都能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压增大

D.曲线②所示的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的现象

22、水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随手关闭水龙头

B.为节约经济成本,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到河的下游

C.组织志愿者进行爱水护河环保活动,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D.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2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BaSO4

BaCO3

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B

Fe

Cu

加入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H2OH2↑+ O2

B.2Fe+O22FeO

C.S+O2SO2

D.2Mg+O22MgO

2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发出白光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验满氧气

C.过滤

D.闻药品气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从以下物质(填序号)选择填空。

①石墨 ②小苏打 ③干冰 ④氯化钠

(1)可用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

(2)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

(4)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28、(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钛合金 

B.硝酸钾  

C.生石灰 

D.金刚石  

E.食盐

(1)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2)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    

(4)可用于做装饰品的是  

 

2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2)固体物质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g。

②现将t1℃时物质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___(填“>”、“<”或“=”)乙。

③t2℃时,完全溶解20g物质甲,至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g。

④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物质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____物质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或“=”)。

(3)将t2℃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14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_____ g。

30、含碳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天然气、酒精、氢气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2)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性;

(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于_____

(4)Na2CO3、NaH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_____气体。

31、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

编号

常用物质

食醋

白酒

石灰水

纯碱

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a(OH)2

Na2CO3

pH

3

7

11

10

 

请按下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编号填入空格处:

1)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2)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蜇了,可用上述____________物质涂在皮肤上。

32、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为______;在时,将2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4.2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则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a为______;将时等质量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两溶液中水的质量是前者______后者(填“>”“<”或“=”)。

33、氨气能发生如下图的化学反应,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E氧化物

2)写出上图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将BD框中的微粒补画完整________

34、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气、稀有气体、氮气、食盐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填空:(注:一种物质只能填一次)

①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是________

②用作食物调味品的是_______

③能作为绿色能源的是_______

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

⑤能用于炼钢的是_______

⑥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⑦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2)5个水分子____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___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36、使含6克A、6克B、8克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物质中,没有A、C;有15克B和若干克气体D,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A:B:C:D=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酸中,上边图像合理的是__(填).

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3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写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_________

3)甲、丙两瓶中均放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中的任意两个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应用有关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原因是什么?

(2)保护文物时,通常是把一些贵重的书画等文物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箱中,你知道其中原因吗?

 

40、(6分)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

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

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烧杯Ⅰ

烧杯Ⅱ

烧杯Ⅲ

加入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5.5

120.0

150.0

白色固体的质量(g)

5.0

10.0

10.0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2)在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