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四平中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9题,共 95分)

1、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行为

性质

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

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中学生小斌和两位朋友一起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中学生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行政违法行为

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某中学出台的新校规如下图,对此条校规评价正确的是(     

①能避免学生早恋②不利于学生与异性的正常交往

③不利于男女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④合情合理,男女同学交往应该有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告诉我们(     

①学习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②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③少年时期的学习最重要,长大后不必再学习

④学习伴成长,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进入初中的小明感到有许多心里话无处诉说,总是希望其他同学先主动和自己交往,又担心自己和其他同学交往,会遭到拒绝,使自己处境尴尬。如果你是他的同学,请你根据图示,帮他选出正确解决“烦恼”的有效措施(     

交友的“烦恼”

有效措施

摆脱烦恼

①无所顾忌,开放自己②安宁内心,自我安慰

③敞开心扉,主动表达④持续行动,真诚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时事新闻线索共同描述的法律是(     

线索一

线索二

线索三

本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A.《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6、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下列对小群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群体中的成员彼此在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②在小群体中,同伴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

③小群体中成员的需求与集体的共同要求是矛盾的

④在小群体中成员彼此接纳,相互欣赏,体验归属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怀有仁爱之心敬畏生命,生命回报以多彩;怀有关怀之心善待生命,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日常使用奢侈高档象牙制品 ②在流浪狗受到伤害时视若无睹

③表达对英雄烈士的缅怀之情 ④主动扶腿脚不便的老人过马路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8、放眼当今世界,全球经济脆弱、地缘政治紧张、全球治理缺失、南北差异拉大、气候变化危害加剧、粮食和能源危机叠加、大国金融政策负面外溢显现……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应(     

A.坦然面对,切实保障本国利益

B.杜绝各领域的竞争,加强合作

C.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同担当

D.采取共同行为,承担共同责任

9、2023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为魏承浩同志追记一等功。魏承浩同志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在公路运输、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多项重点工作中勇于担当。2023年夏季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灾害,在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中,魏承浩同志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英勇牺牲。从魏承浩同志的英勇事迹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维护人民利益就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C.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D.要坚决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10、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先后获得“未来科学家大奖”“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袁隆平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主要表现在(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③不履行法定义务,就不能享受任何权利

④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每个人一生都需要有这样的朋友:他有难时,你撑着:你有难时,他撑着。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

①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②在朋友需要时,要用行动表达

③朋友之间应该坚持原则

④朋友就应忠诚,彼此毫无保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建军以来,我军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新胜利,最根本靠的是(     

A.人民拥护

B.国家富强

C.党的领导

D.武器精良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援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力度,西藏因此迎来了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可见,对口支援西藏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根本举措

③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共进的伟大实践

④实现同步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时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彻底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③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④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2年9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邮政联合推出《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本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入选的四位科学家分别为地质学家刘东生、物理学家程开甲、数学家吴文俊和农学家袁隆平。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旨在(     

①形成推动创新的法治环境

②用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

③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

④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为整治互联网广告市场“关不掉、乱跳转”等乱象,202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进一步对“一键关闭”情形进行了细化规定,增设了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这一文件的出台(     

A.是应对当前互联网乱象的无奈之举

B.表明网络具有虚拟、自主和欺骗的特点

C.能确保“关不掉、乱跳转”问题不再发生

D.是因为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规则的保障

17、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全国妇联开展此项活动旨在(     

A.保障每个家庭都和谐友爱

B.迅速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C.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呼吁相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谈判化解分歧、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这表明(     

①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主导者②我国积极为国际社会危机化解贡献智慧

③我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9、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中国(     

①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既谋求自身发展又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③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对世界经济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们之所以强调国际合作,是因为(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③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④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共1题,共 5分)

20、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三、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小王认为,伴随着情感的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

判断:

理由:

22、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为部署开展2020年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你校拟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相关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

接受教育助成长,学习宪法无意义。

依宪治国很重要,遵宪守宪我有责。

 

23、   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青春,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青春,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青春,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青春的认识,请你辨析:

四、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积极融入社会】

材料一   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言:“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孤独一人难以维持生活。”

材料二   2022年多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融入社会活动,到城区广场、公园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阅读材料一,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5、20141111,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大力加强亚太伙伴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创新和改革步伐共同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亚太区域内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将助益良多。期待本次会议能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请你根据材料提炼出思品课程所学的观点?6

 

26、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为了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山东省某中学举办了以“规则伴我行”为主题的手抄报宣传活动。

(1)栏目一:“风采展示”。请你写出两条规则的作用。

(2)栏目二:“从我做起”。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请你就怎样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2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两点即可)

(2)践行诚信怎样做?(两点即可)

(3)为什么法不可违?(两点即可)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大到产权制度,小到婚姻家庭,无不为人民而书写。

材料二 

注: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民法典》第813条

(1)根据材料,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民法典》属于行使哪一职权?

(2)结合材料二,请从“正义的重要性”角度分析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