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吐鲁番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引进水葫芦后,因水体富营养化,水葫芦在滇池疯长。以下防治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进行防治

B.研究利用水葫芦饲养动物

C.掩埋捕捞起来的水葫芦

D.处理污水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2、下列科学家与其事迹对应错误的是(       

A.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B.巴斯德——证明了细菌来自空气中

C.苏云金——发现了青霉素

D.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病毒

3、下列图示中,与蝴蝶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B.

C.

D.

4、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5、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如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对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生活在水中

B.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C.生殖和发育可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和青蛙相比,东方蝾螈终生有尾

6、天宫空间站内的航天员需定期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以下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种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甲和乙的繁殖方式完全相同

C.乙为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酸奶或酿酒

D.细菌、真菌和病毒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

7、保护听力,终身受益。下列做法能够保护听力的是(       

A.洗澡时水进入外耳道但不清理

B.长时间地佩戴降噪耳机听歌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

D.经常用挖耳勺掏耳垢

8、下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③是染色体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

C.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③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有

9、已知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2对,它的叶肉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A.24条、24条

B.24条、12条

C.12条、12条

D.12条、24条

10、下列有关腔肠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都在水中生活

B.海葵、海蜇、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的体形呈两侧对称

D.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11、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每个个体都有三对足

C.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13、小郡同学在参加某次植物园研学活动时,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他依次见到的植物可能是(       

A.珙桐、银杏、卷柏、葫芦藓

B.葫芦藓、珙桐、卷柏、银杏

C.珙桐、葫芦藓、卷柏、银杏

D.葫芦藓、卷柏、银杏、珙桐

14、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幼儿、少年、成年、中年和老年等不同的时期,有些行为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有些行为是在不同人生阶段学习获得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下列人类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婴儿吮奶 ②幼儿学会写字 ③遇强光眨眼 ④人类的睡眠 ⑤某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 ⑥乘坐公交车按站点上下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15、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蜥蜴

B.扬子鳄

C.马门溪龙

D.蛇

16、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7、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生产药物、防治疾病。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真菌引起的疾病

B.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18、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柔软的身体外有外套膜

B.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

C.石鳖、田螺属于软体动物

D.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19、十月怀胎,母亲不易。如图是小丽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表示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B.②→③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后平均分配

C.④是由②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发育

D.进入青春期后小丽会出现月经,是由于子宫分泌雌性激素

20、“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中国传统饮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白酒酿造过程中先后用到两种微生物都是真菌

B.发面是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C.制作腐乳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

D.没有冰箱时,夏季可以将吃剩的饭菜加热后用盆盖起来,短暂保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你发现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1)鸟类的体形呈_______型,可减少空气对它的______

(2)鸟的体表覆有_____,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______

(3)前肢变为翼,呈_________

(4)鸟的胸部肌肉很发达。

(5)鸟的骨很轻,长骨都是________的。

(6)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残渣形成后在体内不停留。

(7)鸟的心率比人快,血液运输能力_________

(8)鸟呼吸时,除了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____

 

22、鱿鱼是_________动物

 

23、菜粉蝶与家蚕的发育过程一样,都属于_____

 

24、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__________ 。在输卵管中形成的细胞染色体为___________

 

25、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运动的完成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需要__________的调节来和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

26、绵羊的白毛基因(R)相对黑毛基因(r)为显性,

(1)一只白色母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该母羊的基因组成必定是  

(2)与此母绵羊交配的公绵羊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性状表现是   ;也可能为   ,表现性状为

 

27、由一个____________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______称为菌落。

28、蚯蚓的身体分___,使蚯蚓的运动___;体壁有发达的___,与___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土壤中的___为食,肠壁有发达的___,可以蠕动,完成消化。

 

2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蒸馒头时利用   ;制作泡菜时利用

30、生态系统的组成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它们和人类的关系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从而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动物(水绵、肾蕨、菊、蜜蜂、蝈虫、大熊猫、家鸽)的分类表解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②______,④______,⑥______

(2)请完善该图:乙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______

(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生物学家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七个分类单位中,包括生物种类最多的等级是______

34、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1)图中负责摄食的部分是[  ]__________。

(2)蝗虫的运动中心是图中[   ]__________,图中7指的是蝗虫的_______。

(3)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和防止水分蒸发。  

(4)昆虫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蝗虫属于_________动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