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Y型管、一次性手套制作了一个鸟类呼吸系统模型(题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气管、②代表气囊、③代表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只有吸气时才进行气体交换
2、如图为两种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是( ),依据是( )
A.①,没有犬齿,门齿发达
B.①,具有犬齿,臼齿发达
C.②,具有发达的犬齿
D.②,具有发达的臼齿
3、在给动物分类时,分类单位越小,动物之间( )
A.共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越少
B.共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越多
C.亲缘关系越远
D.种类和数目就越多
4、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飞蛾扑向光源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C.老虎在领地边缘撒尿
D.猴首领发现敌情发声警告
5、抗生素的研制和使用使亿万人受益,但是滥用抗生素也带来严重的后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
B.利用某些真菌生产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抗生素
C.滥用抗生素的结果是产生“超级细菌”
D.口蹄疫、禽流感等都可用抗生素治疗
6、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容器放置情况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做实验需要多只蚂蚁
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7、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种子的哪个结构提供( )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D.种皮
8、下面是家兔适于陆地上食草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门齿象凿状,臼齿发达
B.消化管很长,消化腺发达
C.胎生,哺乳,大脑发达
D.盲肠粗大,有消化纤维的作用
9、《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虾是无脊椎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C.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两者都是两栖动物
D.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10、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鸡卵结构实验过程中进行的操作和所画出的鸡卵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一所示,去除卵壳、卵壳膜后看到的空腔是气室
B.图二所示,卵黄中央的小白点颜色较浅为未受精的胚盘,内含遗传物质
C.图三表示用解剖针戳破卵黄膜,可导致卵黄流出,说明卵黄膜具有保护作用
D.图四中卵细胞是指①②⑤
1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外骨骼
B.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
C.都用气管呼吸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2、以下动物名称中虽然都含有“鱼”字,却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其中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是( )
A.鲨鱼
B.章鱼
C.娃娃鱼
D.鳄鱼
13、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概念图,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细胞核,②是蛋白质
B.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
C.1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③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4、如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消灭鸟儿的所有天敌
D.将鸟儿全部送入动物园
15、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从以下动物中识别出真正的鱼类,它们是( )
①娃娃鱼 ②章鱼 ③鲨鱼 ④鲸鱼 ⑤中华鲟 ⑥海马 ⑦黄鳝 ⑧海豚
A.①②③⑧
B.③④⑥⑦
C.②④⑤⑧
D.③⑤⑥⑦
16、截至2023年11月12日,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系。全国报告12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下列有关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和细菌都很微小,要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才可以看到
B.病毒像细菌一样,具有杆状、球状的形态,所以可归类为杆病毒和球病毒
C.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胞的细胞壁不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主要是营寄生生活,也能与人类共生,如疫苗
17、《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第一项行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知识普及,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吸毒使人精神振奋,缓解紧张情绪
B.心情郁闷时,喊上好朋友通宵打游戏
C.就餐时按需取餐,使用公勺公筷
D.学习起来废寝忘食,久坐不动,通宵看书
18、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9、如图是探究小鼠走迷宫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小鼠第一次走出迷宫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走出迷宫的路线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出迷宫的时间可能会减少
20、我国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水稻类型,其茎秆粗壮、抗倒伏,果实增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害的
D.染色体数目增多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1、在鸡蛋的结构中,________内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场所。在鸟卵的钝端有______,内部贮存有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22、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这种病原体的一类特殊的_________叫做抗体。
23、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______内,并对它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产生了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24、假设8:OO小刚上学手上有100 个细菌,又假设每40分钟繁殖一代且全部成活,到12:OO放学时,她手上的细菌数目应是___________个.
2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________)→作出假设→(_______)→实施计划→(_______)→表达交流。
26、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_____、由_____到_____.
27、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28、请结合小明同学某一天生活的几个片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闹铃响起,小明匆匆起床,这属于_____________反射。
(2)小明的早餐是牛奶和鸡蛋,鸡蛋、牛奶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
(3)小明骑着自行车,看到红灯时减速、刹车,以上动作的完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这个过程中,红灯形成的图象信息经______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4)生物课堂上他和同学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缩手反射,下图为缩手反射动作中的神经传导途径,则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_ 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
30、家蚕的幼虫身体_______,具有_________,在胸腹部有______对足。
31、下列是大家熟悉的动物和植物,请根据索引鉴别,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的位置:
32、会飞的都属于鸟。 (________)
33、如表是某地卫生防疫部门统计的部分学生蛔虫感染现状情况:
地区 | 检测人数 | 感染人数 | 感染率 | |
城区 | 男 | 500 | 26 | 5.2% |
女 | 500 | 18 | 3.6% | |
农村 | 男 | 500 | 54 | 10.8% |
女 | 500 | 42 | 8.4% |
(1)卫生防疫部门了解掌握“学生蛔虫感染现状”,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
(2)从表格数据分析,__学生更容易感染蛔虫病。
(3)蛔虫的成虫呈圆柱形,属于__动物。蛔虫是一种寄生虫,请写一点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__。
(4)请将表中城区的“感染人数”数据转换成柱形图:________。
34、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是4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下列问题。
(1)最先发现这类微生物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图中4种生物都没有叶绿体,故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__。它们共有的细胞结构为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能通过____________快速产生新个体,并且能形成芽孢,故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生物丙能以_______的方式快速繁殖新个体,生物乙和丁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进行繁殖。
(4)生活中,在发霉长毛的物体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乙和丁两种生物,两者从分类上都属于_________,其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与另外三种微生物不同,它由于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___而称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