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保持蚯蚓身体柔韧
C.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D.使蚯蚓体表清洁便于观察
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代表的是大气中的氧气
B.甲乙之间通过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交流
C.丙通过分解作用向乙释放碳
D.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鼠→蛇→鹰
3、动物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图示动物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乙图与其他三者不同
B.甲图中黑猩猩钓食蚂蚁,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C.乙图动物的行为只与环境因素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D.丙和丁比较,丁图动物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4、如图表示桃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5、各种动物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蜥蜴体表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发
B.蚯蚓用皮肤呼吸,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C.鲫鱼体表黏液会增加游泳时的阻力
D.家鸽胸部肌肉发达,利于空中飞行
6、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这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 )
A.潜在价值
B.食用价值
C.直接价值
D.间接价值
7、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家鸽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家鸽,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丙是蛇,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丁是青蛙,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8、植物的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兰花的组织培养
B.嫁接水蜜桃枝条
C.播种大豆种子
D.扦插月季枝条
9、下列关于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离开活细胞可以形成结晶体,所以病毒可以独立生活
B.细菌在特殊环境下会形成芽孢,进行孢子生殖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1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的视野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视野是在低倍镜下看到的
B.图中c能运输二氧化碳
C.图中a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D.图中d有凝血和止血的功能
11、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食物链
D.消费者
12、细菌与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肠道内共生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均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B.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水和无机盐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13、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鸡,若将其所孵的鸡蛋拿掉,换上鸭蛋,它照样孵。此行为按其功能判定是 ( )
A.领域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
C.繁殖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4、果实中种子的多少取决于( )
A.卵细胞数目
B.精子数目
C.子房数目
D.一个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15、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很高。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B.水陆两栖,属于两栖动物
C.产的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D.体表的鳞片上有滑滑的黏液
16、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便直接用实验探究的问题,以便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和闪电
B.②内模拟了水蒸气凝结降雨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发现了多种蛋白质
17、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和幼体发育过程没有脱离水的限制
B.蛙卵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C.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D.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时期
18、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是寄生生物
B.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
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
D.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19、草原上的牛羊取食牧草后,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些粪便能为牧草生长提供有机肥。这一实例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维持生态平衡
C.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鲫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鲫鱼的体型呈流线型,有利于其在水中游泳
C.鲫鱼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在水中保护身体
D.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1、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进行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 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2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与_____的食物关系,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形成_____。
23、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__________的变异。大多数变异是的中性的,但也有_________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
24、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生殖;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生殖.
25、所有的病毒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由________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________的内核。病毒根据宿主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________病毒和________病毒。
26、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在触手处有较多的____________。
27、某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用如下装置做实验: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该同学得到了肉汤的无菌保鲜方法.请问:
(1)该同学的实验证明了细菌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发生的.
(2)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甲组在实验过程中属于______,乙组属于______.
(3)用酒精灯加热是______消毒法.
28、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也越复杂._____
29、通过对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化学结构的测定与比较,发现它们都含有104个氨基酸,序列很相似,但有所差别。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的数目,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又恰好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相对应。请据表回答:
生 物 | 黑猩猩 | 猕 猴 | 牛 | 龟 | 鸡 | 鲨 鱼 | 苍 蝇 | 小 麦 | 向日葵 | 酵母菌 |
差异 | 0 | 1 | 10 | 12 | 13 | 23 | 25 | 35 | 38 | 44 |
(1) 表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_______,最远的生物是_______。
(2) 这一事实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 表中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各种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_______ 和或远或近的_______关系。
(4) 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从_______水平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
30、如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写出花的各部分名称。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从开花到结果,中间需经历_____和_____两个过程。
31、连线题
32、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______
33、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某同学选用苹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吗?
(2)作出假设: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3)制定方案:选大小、品种和新鲜程度相同,且果皮完好无损的2个苹果,分别分成A组和B组;再用小刀将B组苹果果皮戳破;将两组苹果都放在________ 且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4)实验方案: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5)预期结果:___苹果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________在苹果内生长和繁殖.
(6)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7)该同学的“实验方案”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图中,甲所示为密闭温室内某气体一天中浓度的变化,乙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甲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知,该气体为_____,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时。
(2)该植物在6时~18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B过程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完成的,B过程能够拉动植物体内_____的向上运输。
(3)综合分析甲乙两图信息可知,表示A活动强度大于C活动强度的时间段是0~6时和_____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