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通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探究使牛奶变质的细菌和真菌的来源,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棉花塞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时保持温度为25℃。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几天后,试管①和试管③中的牛奶都会变质

B.实验中使牛奶变质的细菌和真菌由牛奶产生

C.由于细菌和真菌被阻挡在玻璃管拐弯处,故试管②中的牛奶不会变质

D.由以上实验可知,牛奶打开包装后应尽快饮用完

2、果实中种子的多少取决于(       

A.卵细胞数目

B.精子数目

C.子房数目

D.一个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3、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真菌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蘑菇、木耳、灵芝等属于真菌

C.将煮熟的食物放入冰箱中保存是为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

D.细菌都有细胞壁和荚膜,但没有叶绿体

4、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养活了生态系统中包括它自己在内的所有生物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抑制的关系

C.如果没有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D.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蚯蚓、水蛭和沙蚕等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B.生活在土壤中

C.体温不恒定

D.体壁进行渗透式呼吸

6、手足口病是某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传播快、易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下列关于该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

B.该病毒在肠道内分裂增殖

C.该病毒结构简单,有遗传物质

D.该病毒有细胞壁起保护作用

7、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和血吸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B.蛔虫和蚯蚓的主要特征区别在于身体是否分节

C.河蚌、鲫鱼、蝌蚪都是用鳃呼吸,龟、鸭、鲸都是用肺呼吸

D.节肢动物分布最广泛它们繁殖力强,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灵活

8、观察鸡卵结构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卵壳,具有保护作用

B.卵壳上的气孔和③气室都与氧气供应有关

C.⑦系带能悬挂卵黄,固定减震

D.只有④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9、关于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微生物能使食物腐烂,使人患病,因此我们要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B.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使用

C.黄曲霉是一种病毒,能产生黄曲霉素这种强致癌物质

D.金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无限制的使用

10、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子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育雏

B.交配、产卵

C.占区、筑巢

D.孵卵、育雏

12、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天憩息,夜出觅食。蝙蝠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节律行为

B.防御行为

C.领域行为

D.攻击行为

13、蝗虫(如图)具有强大的后足和两对翅,其运动方式主要是(  )

A.奔跑和飞行

B.爬行和飞行

C.蠕动和飞行

D.跳跃和飞行

14、下列哪种方法能比较好地观察到根毛? (              )

A.拔出一棵小树苗,用放大镜观察

B.拔出一棵草,用放大镜观察

C.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再用放大镜观察

D.取几粒小麦种子(或其他种子),进行培养,当幼根长出“白毛”时,再用放大镜观察

1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蚌类的集中分布区。早在宋代,人们就利用蚌类来培育珍珠,主要是通过刺激河蚌的_________来分泌珍珠质,最终获得珍珠(  )

A.贝壳

B.外骨骼

C.外套膜

D.足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诗中动物描述不相符的是(       

A.前肢为翼

B.骨骼轻便

C.体表覆羽

D.变温动物

17、“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的三四月份,洛阳都会举办牡丹花会供人们欣赏,悠悠在花展上看到了一株开多种颜色花朵的“什锦”牡丹,这株牡丹的繁殖方式为(       

A.种子繁殖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18、下图为蚯蚓示意图。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B.用鳃呼吸

C.主要依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D.粪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19、在关节的基本结构中,能减少关节面之间摩擦的滑液存在于(  )

A.关节头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软骨

20、骨骼肌受到刺激具有收缩的特性,一块骨骼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A.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三块骨上

D.不确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蛔虫是_____动物,它______在人的小肠里,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22、骨质中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气管”或“肺”)。

24、蛔虫具有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______,防止消化液消化。身体有口有肛门。

25、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6、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  

27、叶片的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________可进行气体交换;植物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________的场所。

28、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

29、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__,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

30、青蛙的幼体叫_____________ ,其像鱼的特点有有尾,用________呼吸、 只能生活在水中。而青蛙的成体生活在陆上,用________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以下各项与其所属的免疫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证明细菌来自于空气中,不是食物中自然发生的科学家是巴斯德。(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地球上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蚯蚓靠_____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2)图乙中,I、II、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______(填数字)。

(3)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   ]_____及其周围的韧带。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_____,牵动骨绕着[   ]______活动。

(4)丁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34、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看下图

 

(1)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____肌发达,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鸟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____呼吸.

(3)鸟体表覆羽,体温高而恒定,是_________动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4)有些鸟类经过长期陆地上舒适的生活,都飞不起来,例如(举一例)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