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张家口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骨连结中,属于半活动连结的是(          

A.椎骨之间的连结

B.颅骨之间的连结

C.腕关节

D.指骨之间的连结

2、“蜜蜂采蜜”和“大雁南飞”这两种动物行为分别属于(       

A.防御行为和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和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和节律行为

D.节律行为和繁殖行为

3、对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其所属动物类群不正确的是(       

A.水螅:腔肠动物

B.涡虫:环节动物

C.青蛙:两栖动物

D.鳄鱼:爬行动物

4、若把鸟和虎、猫分为一类,鱼和青蛙、蛇、壁虎分另一类,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

A.体温是否恒定

B.是否有脊柱

C.体表覆盖物的特征

D.生殖方式是否胎生

5、能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植物的显著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体内有肌肉和骨骼,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快

B.运动器官是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不同动物的运动结构相同

C.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每个动作的完成只需要一块骨骼肌

D.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有利于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6、中央电视台2023年11月25日播放了神舟十七号宇航员在轨采摘、品尝太空菜园中蔬菜的视频。蔬菜主要为宇航员提供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D.糖类

7、下列动物与其运动器官,对应有误的是(       

A.工蚁——足和翅

B.蝴蝶——翅

C.蜥蜴——四肢

D.青蛙——幼体用尾、成体用四肢

8、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D.动物的皮毛可钩挂苍耳的果实,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9、青少年的长骨可以长长也可以长粗,其中使骨长粗的骨组织来自(  )

A.骺端软骨层

B.骨髓

C.骨质

D.骨膜内层

10、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然后隔绝空气。这一过程与酵母菌的哪些生理过程有关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生殖④光合作用(  )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试管婴儿是用人工的方法,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后,在体外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内发育成胎儿。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1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D.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13、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强的(     

A.捕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14、扬子鳄、大鲵、朱鹮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只用肺呼吸

B.体内有脊柱

C.真正的陆生动物

D.卵有坚硬的卵壳

15、关于生物的分类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B.同科单位比同种单位的生物具有更多的共同特征

C.同纲单位的生物比同科单位的生物数量少

D.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6、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       

小鼠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分10秒

4分55秒

2分43秒

5分23秒

3分20秒

1分52秒

8分27秒

5分43秒

3分58秒

A.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减少

C.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

D.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17、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亲代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后代

B.环境变化不能引起生物变异

C.凡是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D.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

18、下图是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该图可以说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       

A.蜈蚣和虾

B.蜻蜓和蜈蚣

C.蝗虫和蜻蜓

D.蜘蛛和虾

19、有人说杜鹃是“聪明的懒汉”,原因是杜鹃从来不筑巢,而把蛋下到别的鸟(一般是喜鹊)巢里让别的鸟来孵化,等杜鹃雏鸟孵化就会把原来鸟的蛋或者雏鸟推出巢穴,自己享受所有的食物。下列关于杜鹃的这些行为表述合理的是       

A.属于寄生生活

B.属于学习行为

C.属于争斗行为

D.属于先天性行为

20、下图是根尖结构模式图,相关结构名称和对应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B.②是根毛区,具有保护分生区细胞的作用

C.③是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D.④是根冠,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是   动物。

 

22、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性的_________行为和后天性的_________行为,__________________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23、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如图共有_____条食物链,蛇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_____

(2)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当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_____的数量会增加.

(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_____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_____依次进行传递的.

(5)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

24、17世纪后叶,荷兰人_____发现了细菌.

25、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从食物中获得______,并用来____________。防止食物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____________

 

2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起杠杆作用的_____、起支点作用的关节_____和起动力作用的_____组成。

27、人体有_____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骨骼肌的结构包括肌腱和_____两部分。

28、生物分类的最基本的单位是__.生物分类的等级依次是:__、门、__、目、__、属、__.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__,但相似特征越__,亲缘关系越__

29、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4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都是通过食物链和实务网实现的,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30、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般以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_染色体。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细菌和真菌都进行分裂生殖.__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对其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图是几种动物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Ⅰ.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

(1)鱼类可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       ]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昆虫大多依靠[④]______飞行,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

(3)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⑤]______,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

(4)人类主要依靠______、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Ⅱ.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

(5)多具有发达的______,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它靠两端的______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6)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______,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

(7)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⑧]______

3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图部分生物图片,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上述生物分成两类,把蚕、蚯蚓、虾、乌贼分成一类,把家兔、鸟、鳄鱼、鱼、青蛙、虎分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

(2)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中的两位航天员在太空除了进行了植物栽培试验和其它试验外,还进行了一项“太空养蚕”试验,蚕宝宝在两位航天员的精心养护下,吐丝结茧。蚕和图中的虾同属_____动物,它们的身体由很多_____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_____

(3)蚯蚓依靠身体_____的收缩和舒张及刚毛的协助完成运动。

(4)青蛙、鳄鱼的体温_____,故冬天需要冬眠。

(5)家兔和虎是_____动物,它们的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