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着“国民早餐”之称的鸡蛋被称为“全营养食物”,可提高人的大脑记忆、保护视力。下列关于鸡蛋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气室对胚胎的发育没有任何作用
C.胚盘是将来发育为雏鸡的重要结构
D.卵壳和卵壳膜对鸡卵有保护作用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绵羊毛的白色和山羊毛的黑色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人的血型有A型、B性、AB型、O型
D.鲤鱼的体形大和鲫鱼的体形小
3、下图是对几种动物相同点的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牙齿有分化
B.②是卵外有硬壳保护
C.③是体内有脊柱
D.④是靠肺和气囊呼吸
4、下列对植物叶芽结构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芽轴的顶端有生长点
B.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C.叶芽发育成枝条
D.顶芽旺盛生长能促进侧芽生长
5、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中包含一个基因
B.DNA分子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DNA的载体是染色体
D.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盘绕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6、小越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B.视野太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C.物像模糊——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物像太小——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目镜
7、真正能够开始完全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是爬行类,其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前肢变成翼,可以飞行 ②个体较大,防御敌害能力强 ③肺结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④有卵壳,生殖和发育过程不受水环境的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出自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句子。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血吸虫,下列关于血吸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吸虫和蛔虫都属于线形动物
B.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C.血吸虫有口有肛门
D.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很发达,但生殖器官简单
9、种子内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存在于哪种结构内( )
A.胚根或胚芽
B.种皮或果皮
C.胚乳或果皮
D.胚乳或子叶
10、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所有细胞内都是成对存在的
B.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D.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11、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其基因组成均为Aa,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概率是( )
A.50%
B.30%
C.75%
D.25%
12、龙门塔是矗立于民丰湖的湖心岛上,假日里市民拾级而上,热闹非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沿着台阶向上爬的时候,我们腿部的膝关节起着支点的作用
B.登塔后,好多人会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学习行为
C.人和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景区内偶尔能发现一些可以食用的蘑菇,它们可以为动物提供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13、下图所示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蜈蚣
B.沼虾
C.蚯蚓
D.蜜蜂
14、以下对生物分类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把无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排序为:腔肠、线形、扁形、环节、节肢、软体
B.动物分类可比较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但是真菌就没法比较它们的特征来分类
C.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无脊椎和脊椎动物
D.人和猪笼草同属于动物界
15、山东首个生物能源装置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生产生物燃气,年可综合利用秸秆1. 5万吨,产气500万方,可满足3万户农村家庭日常用气。这项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节能50%以上,可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农作物秸秆沼气化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6、下列叙述体现了“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是( )
A.苍耳的果实表面有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远方
B.人为的捕杀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
C.干草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
D.蝗灾、蚜虫害等导致农作物减产
17、指纹识别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手机指纹解锁,指纹锁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贴春联的过程中,骨骼肌所起的作用是( )
A.杠杆作用
B.动力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19、襄阳的夏夜,伴着蝉儿鸣唱,吹着悠悠的汉江风,人们喜欢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消夏。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A.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20、黑尾胡蜂遭受到袭击时,群蜂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获得途径和功能上来看,其行为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C.摄食行为和防御行为
D.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
21、(1)根据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将行为类型分为__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那么宋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属于_______________行为,是受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小老鼠会走迷宫” 属于_______________行为。
(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从行为的发生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就无法获得这些行为,可见_____________因素对学习行为的获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 ,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 ,对生态系统中的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18世纪,________ 植物学家________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为__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生物分类学之父。这种命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________ 科学名称即________。学名用斜体的________ 或拉丁化的文字。
24、________ 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25、达尔文认为,生物生存斗争包括与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与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与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
2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呈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前端有口后端_____.
27、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____作用。
28、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用的是 法。
29、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________的变异。
30、酗酒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起大量酒精在体内积聚,使人的 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 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畸形胎儿。
31、将下列动物与其作用连接起来.
32、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33、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树状的图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如图是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B]代表的动物类群:______。
(2)由图中可以看出,[A]______与鸟类都起源于古代的______,现在的[A]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结果。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动物的进化顺序: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______→______。
(4)地球上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的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
(5)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的底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
(6)现在存在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生物的进化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原因是______。
34、读图回答问题:
(1)原始大气中的成分是由___产生的,原始生命在___中诞生。
(2)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明显的不同是不含___。从图乙中可以看出A、B、C、D、E等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原始哺类祖先。
(3)生物的___是不定向的,而___是定向的(前两空均选填“变异”或“自然选择”)。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发展是通过生物与不同的生活环境之间长期的___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