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哪句话是描述四城市共同气候特征的(     

A.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B.终年高温多雨

C.雨热同期

D.气温年较差小

【2】图中四城市由南往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3】甲乙丙丁四地一年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A. 欧洲西部 B. 东南亚 C. 中东 D. 西亚

3、2022年9月1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首批大黄鱼开捕上市。5月底,这艘“移动的海洋牧场”追着“适宜温度”一路北上,为鱼类营造最佳生长环境,“船载舱养”模式取得成功。下图示意中国疆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国信1号游弋的海域包括(     

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B.国土辽阔,邻国众多

C.东西距离长,降水差异明显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3】国信1号“追温北上”的航程(     

A.盛行夏季风,一路顺风

B.盛行夏季风,一路逆风

C.盛行冬季风,一路顺风

D.盛行冬季风,一路逆风

4、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青藏高原

 

5、下列有关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资源丰富   B. 地狭人稠   C. 火山众多

 

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990年

2011年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比例

26.4%

51.3%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

73.6%

48.7%

【1】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我国(     

A.人口增长呈直线式迅速上升

B.人口总数迅速减少

C.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2】人口的增长应该(     

A.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B.与居民的传统生育观念相适应

C.只与国家资源环境一致

D.仅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增长率相一致

7、南方地区湿热环境下的土壤多为( )

A.黑土地 B.黄土地 C.紫色土 D.红土地

8、如下关于印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B.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C.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班加罗尔

D.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9、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是北极地区

B.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

C.南极地区生活着大量的海豹、海狮和北极熊等动物

D.黄河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10、最机动、灵活,可以“门口对门口”的运输的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1、下列示意图反映的范围是我国的青藏高原的是:

A.   B.   C.   D.

 

12、与名句“高处不胜寒”相符的地理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球形状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13、印第安人在公元4—9世纪创造的文明是(     

A.苏美尔文明

B.希腊文明

C.埃及文明

D.玛雅文明

14、我们所处的大洲没有濒临的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5、从海陆位置看,和我国相似的国家( )

A.印度 B.蒙古 C.日本 D.英国

16、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 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B. 气温日较差比较大

C. 日平均气温比较大

D. 年平均气温比较大

 

17、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

A. 中国东部   B. 欧洲西部   C. 北美洲东部   D. 南极洲

18、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读非洲气候分布图、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茅草屋在非洲广泛分布是因为非洲(     

A.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B.热带雨林气候广布

C.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D.高原山地气候广布

【2】右图中恩贾梅纳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多雨

【3】非洲北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维多利亚沙漠

C.撒哈拉沙漠

D.巴丹吉林沙漠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团结与合作

B.鼓励人口生育

C.开垦草地,扩大耕地面积

D.大量进口粮食

19、长江和黄河分别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 黄海   B.东海 渤海   C.渤海 东海   D.南海 渤海

 

20、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这种做法(     

①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②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③可以迅速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④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黄色人种主要位于   东部美洲的 和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22、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_______;______,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新和桂这两个省级自治区主要是____________族和_________族的聚居地。

2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_________的大洲,也是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洲。

25、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____线。所有该线的长度________

2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人类的活动;

27、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以      气候为主

28、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 __

29、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_____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_____,地壳比较稳定;板块______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0、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沿32ºN中国地形剖面图”和“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写出剖面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H____、地形区L____;海域:M____

(2)由剖面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势特征:____,呈____分布。

(3)读“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一、二级阶梯分界线(3)是____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7)是____山。

(4)读“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我国比重最大的地形类型是____,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和反应气候特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之间对号入座

A—_____气候;B—_____气候;C—_____气候

(2)在右图上填出赤道和北回归线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请根据你的理解,把“土地荒漠化”、“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填入循环图的空格中

33、看图完成下题

(1)写出上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海域)F____(岛屿)

(2)在河流R三角洲地区,形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____是我国最大港口,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3)长江三角洲被誉为“鱼米之乡”,因水而灵动,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本区域景观的是①____;因水产生文化,本地区著名的美食和体育运动有②____;也因水而结缘,长江三角洲通过③____工程和其它地区共享一江水。

①A.甲B.乙C.丙D.丁

②A.米粉,踩高跷B.糌粑,攀岩C.粽子,赛龙舟D.烙饼,滑冰

③A引黄入晋B.引滦入津C.南水北调D.引黄济青

(4)台湾省的海陆位置:____

(5)台湾汉族人口约占全省的98%,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________。(简称)

3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约1432千米,穿越大小600多条河流,采用全线封闭、全程自流、水闸控制的方式调水,工程创下多个世界第一。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跨越河南、________等省区,终至北京、天津;来自长江流域的“南水”,在郑州附近通过隧道穿过________(河流)河底,实现了两条河流的“握手”。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水工程是缓解我国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

3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___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3)地球在A处时,伊春的昼夜长短是__________短。

(4)一年之中,伊春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 什么季节较长? 什么季节较短?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