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鹃不筑巢,孵卵和育雏,会由义父母苇莺代劳。对苇莺的这行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③学习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孔雀开屏”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3、请指出下列均为遗传病的一组是( )
A.糖尿病、大脖子病、侏儒症
B.坏血病、夜盲症、佝偻病
C.新冠肺炎、流感、艾滋病
D.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色盲症
4、下列几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蝗虫
B.蚯蚓
C.青蛙
D.黑猩猩
5、构建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运动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的结构是( )
A.骨、关节、骨骼肌
B.骨骼肌、骨、关节
C.骨、骨骼肌、关节
D.关节、骨骼肌、骨
6、“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
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草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
D.图二中碳进入生物体A之后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7、大熊猫是南宁市动物园里最受欢迎的“星”之一,下列有关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卵生
B.哺乳
C.体表被毛
D.牙齿分化
8、河蚌、三角帆蚌等常被人们用来培育珍珠,美丽的珍珠做成饰品,备受女士们青睐。下列结构中,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外骨骼
D.疣足
9、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胞内所有的基因片段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DNA分子
B.细胞核内的1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生物的染色体是相对稳定的,基因是不稳定的
D.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DNA和蛋白质
10、2023年以来,很多同学深受甲流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关于甲流病毒和甲型流感,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流病毒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
B.甲流病毒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C.甲流病毒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D.得了甲流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11、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12、在发霉的橘子皮上,肉眼能看见的一个个的小霉点是( )
A.孢子印
B.孢子
C.芽孢
D.菌落
13、制作过程中,下列食品不需要经过发酵的是_____________。
A.酱油
B.麻油
C.醋
D.啤酒
14、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C.生存斗争只可能发生在人类之间
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不都是适应环境的
15、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下列有关扬子鳄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蒸发
B.扬子鳄靠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扬子鳄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16、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8 | 4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顺序为乙、丙、甲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7、如图为某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其中B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表示隐性基因
B.若B基因来自精子,则b基因来自卵细胞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该男性和基因组成bb的女性结婚,后代的基因组成一定为Bb
18、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腱
B.骨骼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腹
C.骨骼肌的两端必须连接在同一块骨上
D.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19、某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由此推测该动物属于( )
A.线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
D.扁形动物
20、“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正在流行,奶茶中的椰果主要以椰浆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属于细菌)发酵制成。下列关于木醋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DNA集中区域
B.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C.从椰浆中获得营养
D.分解椰浆中的有机物时产生氧气
21、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A、B、C、D、E、F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一组起______作用.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
2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__________法。其中观察法可以没有________,但_________法离不开__________法。
23、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_______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4、昆虫的基本特征一对________,三对_____,一般有两对__________。
25、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
26、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有力的证据是___。
27、、鸦片是以 为原料制成的毒品。
28、分析题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同质地同数量烟草在不同体积水中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时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20秒内心跳次数 | 清水 | 烟草浸出液 | ||||
70ml | 60ml | 50ml | 40ml | 30ml | ||
70 | 63 | 65 | 67 | 69 | 71 |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与烟草浸出液的关系是 。
(3)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 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 。
(4)通过实验现象,你会给吸烟人怎样的建议?
29、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___、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____,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0、_____________ 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
31、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及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 ,它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雌性激素.
(2)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 ,受精卵在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3)被称为胎儿发育的“摇篮”的是[ ] ,胎儿在这里发育的过程中是通过脐带和 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4)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 ,提供晚婚、晚育、 、优生等基本要求,从而达到 的目的.
32、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
33、观察鸟的图形,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
(1)观察图①所示,鸟的身体呈________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结构特点还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身体的比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________,能产生飞行的动力。
(3)鸟飞行时,有________辅助,与肺一起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
(4)请写出两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消化系统特点 _______,_______。
34、果蝇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_____,红眼和白眼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
(2)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_____。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
②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缺一不可)。
(4)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
(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C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C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_____和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