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翱翔在大海上的海鸥,原本以捕食鱼类为生,但随着人类对海鸥的喂食,部分海鸥开始主动抢夺人类的食物,下列有关海鸥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鸥捕食鱼类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海鸥抢夺食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C.海鸥的“抢食”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
D.海鸥的“抢食”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
2、如图分别为兔和狼的牙齿,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①是狼的牙齿,②是兔的牙齿
B.②比①多了犬齿
C.①适于肉食,②适于草食
D.人类牙齿的分化更接近①
3、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
B.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这种行为能通过遗传物质直接传递给下一代
4、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林奈创立了双名法,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例如,林奈给向日葵的命名是Helianthus annuusL,其中Helianthus是向日葵的( )
A.属名
B.种名
C.纲名
D.命名者姓名
5、下列分类单位按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种、属、科、目、纲、门、界
B.界、门、纲、目、科、属、种
C.科、纲、目、属、界、门、种
D.界、门、纲、目、科、种、属
6、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鳞片或甲,能减少水分散失 ②肺比较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③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④在陆地产卵,卵表面具有卵壳保护 ⑤卵比较小,不易被天敌发现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7、小明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乙细菌生长,没有甲细菌生长。下列有关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菌都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B.这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样的
C.盐水能够抑制甲细菌的生长,对乙细菌的生长无影响
D.甲、乙两种细菌都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8、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大鲵以肺呼吸为主,皮肤可辅助呼吸
9、如图为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做出敬礼动作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骨,起杠杆作用
B.完成敬礼动作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C.完成敬礼动作需要多块骨骼肌的配合
D.骨骼肌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10、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外形相似,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消化管
B.是否有肛门
C.是否自由生活
D.身体是否分节
11、近年来,人们逐渐养成出门自觉戴口罩、常用酒精消毒、及时关注自我健康状况等行为习惯,这些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
12、酸奶袋上常写:“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胀袋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某同学做了探究(如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酵母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B.在缺氧环境中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若甲组气球体积大于乙组,则实验验证成功
D.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存
13、2020年10月5日发生的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导致8人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椰毒假单胞菌属于细菌,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可观察其形态结构
B.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D.具有叶绿体和荚膜
14、如图中字母a、b、c、d表示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a表示恒温
B.b表示用肺呼吸
C.c表示体表覆盖鳞片
D.d表示卵生
15、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细长
B.身体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足分节
16、2023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原生物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完全相同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7、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植物病毒,可以使烟草的减产幅度达到20%-80%。下列关于该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寄生在活细胞中
B.自身可以制造有机物
C.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D.结构简单,有细胞结构
18、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瑞士
D.澳大利亚
19、鱼类在呼吸时,流出鳃的水与流入鳃的水相比较,其成分特点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0、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蚯蚓危害农作物根系
B.珊瑚虫有利于加固海岸
C.变色龙捕食农林害虫
D.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动物
21、遗传是指______间的相似性。
22、生物多样性包括 、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3、绿色植物生活过程中需要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__的无机盐。
24、昆虫的基本特征是:有1对_____,2对_____,3对_____.
25、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不同基因叫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_____之分,分别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其中,显性基因控制________性状。
26、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群体中有______。
27、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____
28、假设早上8:00小刚上学时手上有10个细菌,有假设该细菌没30分钟繁殖一代且全部存活,那么中午12:00放学回家吃饭,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个,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29、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两大类。
30、根据下列动物的特征回答问题: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E.软体动物 F.节肢动物 G.鱼类 H.两栖动物 I.爬行动物 J.鸟类 K.哺乳动物
(1)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
(2)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的是_______。
(3)有口无肛门的有____________。
(4)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的是____________。
(5)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的是_____。
(6)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外壳保护的是______。
(7)体表有刺细胞的是__________。
(8)身体表面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的是_______。
(9)有辅助呼吸结构的是_________。
(10)真正的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
31、将下列动物运动的名称与运动的结构用线连接起来。
32、外科大夫在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是为了防止细菌进人病人体内。(______)
33、广东省中山市,鱼塘边建猪舍,猪粪投入鱼塘养鱼,塘泥作基肥施用,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1)这种农业模式属于:________。
(2)在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中,猪和鱼属于________;微生物属于________;农作物属于________ 。
(3)这种农业的生产的优势是:________ 。
3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且营养丰富。普通水稻籽粒的果皮是白色的,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果皮为黑色的特殊水稻(图一所示)。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图二中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利用特殊技术,科研人员发现水稻细胞核中12号染色体上的部分DNA片段可以控制水稻籽粒果皮的颜色,并能够将性状传递下去,这说明水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控制______________。
(2)利用黑色果皮水稻与普通水稻进行杂交,结果如图一所示,可判断黑色果皮为________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二代中黑色果皮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
(3)由研发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再次刷新纪录,高达1603.9公斤,通过杂交获得高产性状的变异属于______(填“可遗传变异”或“不可遗传变异”)。新品种耐盐碱“海水稻”产生“增加1亿亩耕地,多养活1亿人口”的巨大社会效益,这种培育是利用了_________的多样性。
(4)未使用吡虫啉之前,稻飞虱中就有抗药性弱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强的个体,这种变异是________的(填“定向”或“不定向”)。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分析图二中的①—④,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最合理的排序是___________(请用序号和“→”表示)。稻飞虱体内极高水平的抗性是经过长期_________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