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六盘水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2、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列我国四幅民居景观图片,回答四种民居所在地区,气候最炎热潮湿的是(  

A.

B.

C.

D.

3、2021年3月23日,巨型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南段搁浅,超过350艘船只被困,造成运河堵塞6天,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运河堵塞,经济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埃及

C.土耳其

D.伊朗

【2】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国是(     

A.伊拉克

B.沙特阿拉伯

C.埃及

D.法国

【3】从西亚经苏伊士运河运往世界其他地区的物产,最多的是(     

A.铁矿

B.石油

C.羊毛

D.煤

4、黄土高原脆弱的环境主要表现在(  )

A.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   B. 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严重

C. 黄土高原环境恢复能力相当强   D. 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对恢复原生态已经完全满足

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地形复杂多样,利于交通线路的建设

C.阶梯交界处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东高西低,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下面哪个主要地理分界线最接近(  )

A. 一月的0℃等温线   B. 400 mm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7、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南北温差进一步增大

B.北方纬度高,获得太阳的光热少,气温比南方低

C.夏季风对我国各地的影响比较强烈,普遍高温

D.太阳直射北半球,各地获得太阳的光热普遍增多

8、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9、读半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半球中,代表东半球的是(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2】关于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 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

B.②是印度洋, 被三大洲环绕

C.③是欧洲, 位于北冰洋沿岸

D.④是南极洲, 纬度高,气候寒冷

10、关于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   ②甲大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③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④乙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⑤甲、乙两大洲都在东半球   ⑥乙大洲即是拉丁美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⑥

11、中国位置从半球位置看属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12、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2018年1月,我国宣布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2月,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在南极洲罗斯海难言岛上正式选址奠基。读中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和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辽宁大连—荷兰鹿特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路线因为路程短,可以全年通航

B.该路线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C.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D.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

【2】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的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

B.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D.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

13、下表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并记录了2017年6月的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560mm,据此回答: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1560mm B.9mm C.270mm D.176mm

14、下图为河池市某地的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的节气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15、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条件关系密切。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

D.气候温和湿润

16、关于世界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B.欧洲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佛教

D.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在非洲

17、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温暖 B.炎热

C.干旱 D.高寒

18、泰国的曼谷全年高温,而南极洲则终年严寒,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9、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如图为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河段主要开发利用的功能是(     

A.水能

B.灌溉

C.航运

D.养殖

【2】最能体现“一碗水半碗沙”传统说法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散居、小聚居   B.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C. 大聚居、小杂居   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读下图,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________高原 C________山脉 ③________河流 ④________省级行政区

22、北京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   (季节)。

2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阴山、贺兰山________冈底斯山脉为界.

24、(题文)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_。

25、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是最大的纬线圈。

 

26、地球自转轴叫_______,它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_______,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_______

27、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一线,分布特点是  

28、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在各种土地类型中,______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偏小。

29、欧洲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30、认识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从_________位置、________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台湾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甲_____ (填海峡),乙_____ (填省级行政单位)丙______(填海的名称)

(2)台湾岛______(山地、平原、高原)面积约占2/3,属亚热带、_____(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

(3)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这种经济模式属于_____(外向型经济、内向型经济)。

32、阅读下面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①处山脉为______,它是青藏地区与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2)②省区的__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③处城市名称是______,因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

(3)今年暑假,常德的贝贝全家人计划按图中旅游路线去玩,途中①省的简称是_____,④省与它东边的省份以_____山脉为界。贝贝全家来到⑤省,发现该省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

33、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所在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2线和线所在地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___线。

3)图中________(字母)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4)图中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米。

5)图中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风。

6)据图判断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地,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暑假就要到了,玲玲的爸爸准备带着她乘船沿我国大陆海岸线游览。出发前,爸爸给了玲玲一幅中国疆域示意图,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她解答,聪明的你,一起来帮忙吧。

(1)我国的形状非常像一只大公鸡,大公鸡头顶①____(国家),背驮②____(国家)。

(2)出发地A为____海,途经B____海,C____海峡,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D为____海,目的地位于中国与③____(国家)交界处。

(3)假设玲玲和爸爸选乘的轮船速度为30千米/小时,一天航行15小时,游览全程需要的时间约____天。

(4)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

35、读图贵州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之”字状公路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处海拔最高的是____处,可以判读这个地方是____(地形)。

(2)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是____

A.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B.尽可能缩短距离

C.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尽可能减缓坡度

(3)甲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____

(4)描述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