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威海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 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 从南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B. 从阿拉伯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

C. 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 经地中海时,可见沿岸热带雨林

2、下列关于欧洲西部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进口和加工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为国家带来财富

B. 欧洲西部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

C. 欧洲西部的工业分布自波兰向东到英国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D. 欧洲西部早期工业的分布与煤、铁等矿产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工业分布区也是人口稠密区

3、下列关于贵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贵州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B.贵州煤炭与水能资源丰富

C.贵州地势东高西低

D.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4、蛇鱼川位于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石城镇,是白河的一条支流。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该流域示意图及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节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蛇鱼川流域(     

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海拔均在200米以上

D.河流发源于密云水库

【2】流域内村庄主要分布在(     

A.山脊地区

B.山谷地区

C.东部地区

D.北部地区

【3】考察报告中显示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生态环境好②养蜂历史悠久③政策支持④地形平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气温的差异

B. 降水的差异

C. 风向的差异

D. 天气的差异

 

6、下列古诗词背后的地理意义不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我国冬季南北温差

B.“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指夏季风

D.“早穿棉袄午穿纱”温带季风气候区

7、俗话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列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 )

A. B. C. D.

8、在卫星云图上,能看到某个地区被白色覆盖,该地天气状况一般是(     

A.阴雨

B.霜冻

C.沙尘暴

D.晴朗

9、下列省的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海南省---海---三亚 B.安徽省---皖---合肥

C.贵州省---蜀---成都 D.浙江省---浙---南京

10、我国下列河流中属于季节河的是(  )。

A. 额尔齐斯河   B. 黑龙江   C. 雅鲁藏布江   D. 塔里木河

11、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气候原因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2、下列属于公路运输的优点是:

A. 运输量大   B. 速度快   C. 机动灵活   D. 价格最低

13、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4、以下选项,哪一项不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

A.季节变化 B.昼夜交替

C.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的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15、巴西亚马孙雨林的破坏对全球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加剧

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6、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曲线示意图”,回答下题。

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A.一直很快

B.一直缓慢

C.1900年后逐渐变缓

D.1950年后迅速加快

17、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18、读“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应继续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B.人口分布大致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达州位于该线以西

C.图中E、F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比C、D更大

D.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城市向乡村集中

19、“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降水影响(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20、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3000

B.1∕5000000

C.1:40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自主学习时,来自山西省的小华同学准备制作一份“家乡的变化”地理小报。

(1)请填写小报中的空格,帮他补充完成。

 

22、位于东北三省的________是中俄两国的界河;____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23、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大洲

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大洋

____;⑨____;⑩________

两极:________.东西半球:A____;B____

24、将下列地理区域与其对应的地理事物、自然景观配对组合。

A.北方地区   ①华北平原   a.沙漠起伏绵延

B.青藏地区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一望无际的“青纱帐”

C.西北地区   ③塔里木盆地   c.山青水碧,绿草如茵

D.南方地区   ④唐古拉山脉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答:A配 _________;B配________ ;C配 ________;D配 ________

2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26、我国位于______ 大陆的东部,_______ 洋的西岸。

27、印度每年承接世界软件外包业务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____”。

28、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表: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的大、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甲图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乙图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9、由于地球自转,太阳总是________________落。

30、下图示意日本简图,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把日本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下侧经纬网图并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A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A.____.

(2)在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地。

(3)B地位于C地的____方向。

(4)在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低纬度的____

(5)从地球五带看D在____带。

(6)甲、乙两人分别沿着A、C两点所在的纬线绕地球一周,谁走的路途更短?____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

年中不断扩大。

1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陆地/海洋)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说明______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3)图中①和②代表喜马拉雅山脉的是________

(4)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④海域面积将会________(扩大/缩小)。

(5)写出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33、图a为我国部分区域图。图b为漠河“北极村”雪景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某团队沿图示路线航拍:航拍到“北极村”雪景,是因为漠河_________较高,气温低。从漠河出发,沿中俄界河_________江航拍“冰上马拉松”赛;向南航拍以_________(矿产)开采、加工为主的大庆市。

(2)分析玉米带核心区:玉米带核心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级阶梯,是世界上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其种植优势条件之一与当地肥沃土壤_________ 土有关。与玉米带核心区相邻的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族。

34、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岛:A   D 群岛:C

河流:M   N   海洋:T   海 Y  

W   洋 L

高原:E F   平原:G 山脉:H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S是 山脉、乌拉尔河、湖泊P、   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O是   运河。

我们所在地区位于亚洲的   亚东、南、西、北

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地势中间   ,四周 。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