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家讲坛》中蒙曼副教授在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其原因不包括他( )
A.三游江都
B.三征辽东
C.营造东都洛阳
D.建立隋朝
2、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
A.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B.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
D.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3、汽车如今已成为人们外出时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下列人物中为汽车的发明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瓦特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4、18世纪后期,北美的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而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茶成为英国殖民压迫的象征。咖啡馆是革命者秘密集会的场所,喝咖啡成了爱国的表现。与这一历史现象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
A.1787年制宪会议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南北战争
5、《中国诗词大会》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在节目中提及的南宋词风豪放,使词境更为雄奇扩大,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的杰出词人是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白居易
6、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郡国制
7、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A.福州船政局
B.开平矿务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8、“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这代表了农民阶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文件或措施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C. 《双十协定》
D.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9、“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上述材料相关文章的发表( )
A.开启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完成了党的全面拨乱反正
C.恢复了我国的高考制度
D.平反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10、对下图票据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粮食供应还不充足
②这一张粮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③这是当时人们买粮食所需要的票证
④这一张粮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立了 (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澎湖巡检司
D.北庭都护府
12、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
A. 嬴政
B. 刘邦
C. 项羽
D. 陈胜
13、从下表所示《齐民要术》一书内容中,可得到的信息是( )
卷数 | 所述内容 |
卷一、卷二 | 农作物耕种,以及具体粮食、纤维、油料作物的栽培 |
卷三、卷四 | 蒸菜、木木作物的栽种和果树 |
卷五、卷六 | 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 |
卷七、八、九 | 食品酿造、加工、京调、贮藏和农家手工业 |
A.其记载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B.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C.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农业成就
D.强调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
14、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B. 最先发现与清朝
C. 出土于安阳殷墟、陕西等地 D. 目前该文字已被全部识别
15、《假如海洋空荡荡》中写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署了一项条约,以佛得角群岛以西约1700公里处的子午线为分界,以西的所有土地属于西班牙,以东所有新发现的土地则属于葡萄牙。毫不意外,其他国家对这一通吃的诉求非常愤怒,纷纷起来反抗,英国、法国、荷兰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国家”。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中世纪城市的重新兴起
B.手工工场与租地农场的出现
C.新航路开辟和殖民争霸
D.“三角贸易”和殖民地的反抗
16、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的暴君
A.夏、商
B.商、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隋
17、1926年5月上旬,广东革命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先遣队,从广东肇庆出发,挺进湖南,……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组织和武装了大批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用以策应和支援。这一记载的时代背景是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8、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蒸汽—水力—电力
C.水力—蒸汽—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19、“在地狱里,他看到了贪官污吏和给教皇预留的位置……在炼狱里,一些被排挤被迫害的人日后有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的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下列结论最合理的是
A.但丁厌恶并率先批评天主教会
B.但丁信奉佛教的善有善报理念
C.但丁有不满要信奉别的宗教了
D.但丁强烈呼吁要取消等级制度
20、1866年,人们铺设了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其主要技术来源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1、唐末爆发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____率领下,建立大齐政权。
22、1689年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1895年割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23、“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诗中所描述的伟大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白渠
24、根据表述,写出对应的人物。
(1)杂交水稻之父——
(2)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做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3)为中日建交作出努力的日本首相——
(4)为抗美援朝而付出生命的战士——
25、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6、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成功的( )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7、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8、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在中英《_____________》中,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9、图A汽车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它是在______(城市)生产的。图B是我国在______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0、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3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什么发明?这一技术被哪里人传到了欧洲?
32、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我国的民法制度进入“民法典时代”。人类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罗马法制建设过程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什么?
(2)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
(3)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一种崭新的制度。这一“崭新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美国历史上确立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中,为了反对专制独裁,追求民主与法制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的“路”上砥砺前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之路)
(1)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写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理论名称?
(2)写出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建设道路)
(3)写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颁布的土地文献和六十年代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创新之路)
(4)写出20世纪70年代末创新之路上的历史性决策。写出我国在实施这一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一例?
(5)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它的实现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4、人民的抗争
材料一“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材料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四“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反映出农民怎样的愿望?
(4)材料四中的“妖”指的是什么?“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5)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