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下降:
A.0.1°C B.0.3°C C.0.6°C D.0.9°C
2、下图正确反映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A.海豹
B.海狮
C.海象
D.企鹅
4、图中擅长跳孔雀舞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蒙古族
C.傣族 D.朝鲜族
5、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 中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 中国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D. 中国没有低纬度地区
6、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7、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职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读京津冀资源加工业、机电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三地中,机电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最高的是(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天津市
D.北京市
【2】下列做法中,有益于北京城市发展的是( )
A.建设卫星城
B.缩小城市规模
C.拆除全部胡同
D.迁入资源加工工业
8、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森林
C.水能
D.矿产
9、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气候资料图,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海南省
B.安徽省
C.辽宁省
D.甘肃省
10、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
A. 琼州海峡 B. 朝鲜海峡 C. 台湾海峡 D. 渤海海峡、
1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即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科学家中,属于地理学家的是( )
A.杨振宁
B.邓稼先
C.徐霞客
D.袁隆平
【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综合分析南昌城市发展,涉及的要素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地形要素属于( )
A.自然地理要素
B.人文地理要素
C.文化地理要素
D.天文地理要素
【4】下列区域研究对象中,与其他三个研究尺度大小不一样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太平洋
D.庐山
1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亚洲 D.非洲
1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分布特点是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分散分布于全国各地
C.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 D.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14、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和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沿海地区
C.中部平原地区
D.西部高原地区
【2】粗放牧羊带的降水量约为( )
A.200毫米以下
B.200-500毫米
C.500-1000毫米
D.1000毫米以上
15、关于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 B.我国的冬季是到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C.北极是生命的禁区,没有野生动物生存 D.北极地区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16、某校七年级六班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四川省地图 ④成都市地图。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①②
17、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B.水资源丰富,无需节水
C.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
D.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居全国首位
18、下列关于东南亚和印度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B.东南亚和印度都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C.冬季,东南亚各地和印度都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西北季风
D.东南亚和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都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19、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在(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0、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个群岛国家
B.山地多,富士山是其最高峰,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
C.属季风气候,大陆性明显
D.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十分发达
21、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大陆,属于________洋板块。
2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中填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根据表格提示填写相关内容。经线、纬线。
| 形状 (圆、半圆) | 长度 (是否相等) | 指示方向 (东西、南北) |
经线 |
|
|
|
纬线 |
|
|
|
23、通常,用气____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2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
25、我国古代,往往用”上知天文,_____“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
26、世界的主要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______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7、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8、北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______________就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9、俄罗斯的首都是________。
30、下表中的“风”指的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请写出其名称。
序号 | 诗句 | 名称 |
1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________ |
2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________ |
3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________ |
4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________ |
5 |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 ________ |
6 |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________ |
31、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均温低于0℃的是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单项选择题)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广东省广州市属于图丙种季风气候中的___气候。广州市的降水主要是因为_____(单项选择题)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冬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丙种季风气候中的___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方面是___。
32、已知下列四地都位于北半球,读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新加坡 B.北京
C.伦敦 D.罗马
【2】四地中,属于冬雨型的是( )
A.新加坡 B.北京
C.伦敦 D.罗马
【3】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最为均匀的是( )
A.新加坡 B.北京
C.伦敦 D.罗马
【4】通过降水季节变化可知,四地中,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新加坡和北京 B.北京和伦敦
C.伦敦和罗马 D.北京和罗马
33、读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来看,环渤海经济圈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____、山东和辽宁等五省区。
(2)本区是我国工业密集区,分布着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其中B是____工业基地(名称),它是我国著名的____基地。B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3)C是京津唐工业基地,限制此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
3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A是________,B是________,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桃溪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其中a、b两处河段流速更快的是________。
(3)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E、F两处更理想的是________;当C地气温为10℃时,D处的气温约________℃。
(4)图中甲、乙两村镇较易遭受洪涝灾害的是________村,原因是________。
35、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聚落主要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随着世界各国人口的增加,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传统聚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图中②发展成聚落的原因是____。
(2)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A.冰屋
B.窑洞
C.草屋
D.高架屋
(3)在美国,人们最有可能信仰的宗教是____;他的代表建筑是____,这里的居民使用的语言是____。
(4)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