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东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读下图,判断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2、读下表,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读世界某大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

【2】图示③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安第斯山脉

【3】图示大洲位于(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4、下列属于青藏高原的洁净能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5、下列资源在利用中应注意珍惜和节约的是(  

A.草场资源

B.石油资源

C.耕地资源

D.水资源

6、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7、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与立冬白昼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春

B.立夏

C.立秋

D.小雪

8、我国人口分布很有特色,东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线,它是(   )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黑河——昆明线 D.河蚌河——昆明线

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10、<<爸爸去哪儿了>>第3季:村长:“明天我们要去的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这座山脉林海茫茫,非常奇特的是在山的最高峰顶部有个湖泊叫长白山天池。”

村长:“我们的任务是准备当地特色物产,谁准备的最好,谁就有优先选房权。”你认为哪个组有优先选权

A.黄某父女:金针菜、银鱼、大闸蟹 B.曹某父子:人参、貂皮、鹿茸

C.陆某父女:菠萝、苹果、菱角 D.杨某父子:长绒棉、哈密瓜、葡萄干

1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

B.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C.云南地区的地震

D.华北地区的春旱

 

12、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等华南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骑楼有“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

C.夏季寒冷少雨

D.终年温和湿润

【2】目前,广东省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正确的对待方法是(     

A.将骑楼全部建筑拆除,建现代化高楼

B.周边建筑全部拆除,都建骑楼

C.任其自然发展

D.大力保护,维护修缮

13、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东西伯里亚──多雨林   B. 沙特阿拉伯──气候严寒

C. 也门──气候湿热,多河湖   D. 日本──多地震

14、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  )

A. 树袋熊、鸭嘴兽   B. 袋鼠、鸭嘴兽

C. 袋鼠、鸸鹋   D. 鸸鹋、树袋熊

15、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有(  

A.劳动力丰富

B.养老负担加重

C.国家创新能力加强

D.国防力量增强

16、我国的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  )

A. 内陆湖泊   B. 长江上游   C. 黄河上游   D. 东南沿海地区

17、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降水因素

C.气温因素

D.人为因素

18、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腾冲市属于:(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中温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19、如图是中纬度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略图,(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属于北半球,①处的气温低于②处

B.属于南半球,①②两处的气温相同

C.属于北半球,①处是海洋,②处是陆地

D.属于北半球,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

20、下列城市与香港相邻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广州   D. 虎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

22、欧洲地形以 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3、西亚的畜牧业比较发达,________的安卡拉羊毛,________的紫羊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

24、山脉构成我国的地形的骨架,横断山西侧是__高原,东侧是__盆地和_  高原。

 

25、填表比较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经纬线

项目

经线

纬线

与赤道关系

 ______

 ______

特点

指示方向

 ______

 ______

长度

 ______

 ______

形状

 ______

 ______

半球划分

 ______

0°纬线划分为南、北半球

26、北极代表性动物为_______。为保护北极环境,1991年制定了_______

27、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1)为了改善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可以实施________工程,把____水系的水引入到北方;____工程,把黄河水引入青岛;____工程,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用水。

(2)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____,水库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功能。

28、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依靠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

29、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和上海市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省南部地区和浙江省北部地区,濒临东海和____海。

(2)该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平原,我国最大的河流____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____(气候类型)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该地区位于我国____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规律是____,其中____(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5)图中甲铁路干线是____,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同城效应”。

30、香港是世界著名的     港;   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2018年4月下旬,习总书记考察了长江沿岸地区,重点了解了湖北的长江航道整治、荆江堤防以及武汉等城市的发展状况。如图为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干湿地区划分图,长江水系图。

(1)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径流量小

②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一般有结冰期

③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较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含沙量小

④不管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⑤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汛期最长、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了我国的三级阶梯

⑦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自西向东流入黄海

A.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⑤⑦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⑥⑦

(2)字母B代表的城市为_______,该城市位于长江与_______(支流)交汇处。

(3)长江干流位于_______(温度带),字母E代表的湖泊是_______,ABCD四地均为长江干流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中C为_______

(4)长江蕴藏巨大水能,集中分布在长江的_______(上、中、下游),是我国巨大的“_______”,长江的航运价值很高,被称为“_______”。

(5)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下列说法与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符的是______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退田还湖增加流域内湖泊面积,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C.借助沿江地带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D.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湖众多,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32、读美国轮廓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和海洋:A____洋B____洋C____

邻国:甲________

山脉:①________

(2)美国由50个州组成,除本土48个州,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____和太平洋中的____,美国首都在____

33、完成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探究过程

探究结论: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饮用水,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交汇处。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深深影响着聚落民居的形态。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努力适应气候,为自己创造合适的民居形式。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特点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而图中的D房屋则是为了适应____地区的气候而建造。

(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在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的聚落多呈团块状,在山区多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

(4)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例如,从图中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条件。

(5)你还知道哪些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____(任写一条)。

34、读月份全球等温线分布图,完成有关要求。

(1)7月份,从赤道到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大致是____(递增/递减),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____

(2)图中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是____,据图得知,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纬线)附近。

(3)下表是C2308的同学们查到的图中甲地气候资料,请帮助他们在图中补绘12月份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27

26

27

25

27

25

降水量(mm)

250

370

460

290

270

16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24.5

24

27

28

28.5

27

降水量(mm)

140

200

170

210

220

190

(4)假如C23级某同学准备在寒假期间去图中乙地旅游,需要准备的衣物有____(双选)。

A.羽绒服

B.T恤衫

C.遮阳帽

D.保暖内衣

35、完成以下填空。

(1)我国的首都是_____

(2)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

(3)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_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5)人们常把_________称为“黑土地”。

(6)东北三省在山地之间分布在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因此常用“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