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的货运以下列哪两种交通方式为主 ( )
A.铁路、公路
B.管道、海运
C.内河、航空
D.管道、铁路
2、北京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还有众多的文化场馆.这些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全国经济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类型齐全,比例合理
B.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C.地形多样,平原为主
D.山地占比例最大,平原占比例最小
4、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5、我国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是( )
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重庆市 D. 天津市
6、下列国家美称与国家搭配错误的是( )
A. 钟表之国——芬兰 B. 咖啡王国——巴西 C. 樱花之国——日本 D. 世界加油站——俄罗斯
7、小东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③广东省政区图,④肇庆市政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比例尺最小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3】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8、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和香蕉等。这说明我国:( )
A.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B.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C.全国降水丰富
D.季风气候显著
9、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10、杭州市保塔实验学校的陈校长接到去天津开会的通知,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会场。他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1、11月初,南通某校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他们在操场上测量正午时的标志杆影长,并坚持测量了两个星期。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学生在测量影长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中(图2)的大致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测量活动开展期间,同学们发现( )
A.标志杆正午影子每天变短
B.当日昼长夜短
C.每天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D.教室内正午日照面积扩大
1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3、下图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2】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是( )
①气候干旱②高而寒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④河流较多⑤以种植水稻为主⑥以畜牧业为主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4】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②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5、最先确证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C.地球仪的产生
D.人造地球卫星的使用
16、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13日2时,世界女排锦标赛决赛在意大利米兰(东二区)进行,最终中国女排获得亚军。这场决赛是在米兰当地什么时间开始进行的
A. 10月13日20时 B. 10月12日20时
C. 10月13日8时 D. 10月12日8时
17、春节期间,小明同学在海南岛旅游时,看到一辆车牌号为“黑A57686”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小明同学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车牌是来自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B.车上游客沿途衣服越穿越多
C.该车牌所在地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D.这辆大巴车一定来自吉林省
18、二十世纪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946年起,该州农业生产总值居美国第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工业迅速发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2】该地区属于美国农业带中的( )
A.乳畜带
B.棉花带
C.亚热带作物带
D.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3】每年有大量劳动人口迁移到该地区,是因为该地区( )
A.人口少地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就业机会多
C.棉花种植面积大,采棉工需求多
D.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4】有一位美国农民到中国旅游时,对正在春耕的当地农民说:“我一个人种的田地比你们一千个人种的田地面积还要大。”其原因是( )
A.美国耕牛多
B.美国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C.美国雇佣了大量外籍工人耕种土地
D.美国自然条件好,种子播下去,不需要人管
【5】下列关于美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B.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西南部工业区
D.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19、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国地势( )
A.第一阶梯
B.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C.第三阶梯
D.第二、三阶梯交界处
20、某山岭,其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是4000米,山顶处的气温是﹣10℃,那么山麓处的气温大约是( )
A.﹣10℃
B.14℃
C.34℃
D.﹣8℃
2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
2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
23、日本最高山峰是____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24、亚洲、欧洲区域图,回答: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
① 山;
② 河;
③ 海;
④ 山脉
⑥ 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⑦是 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⑧是 海峡。
25、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
26、气候的两个要素是 和 。
2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
2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_______学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________块大陆。
29、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____源区、黄河源区和____源区的总称。
30、将波斯湾的石油输往美国和西欧,请完成海上运输路线。
波斯湾→_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海-→红海→苏伊士运河→_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_海峡→西欧和美国。
31、读下图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换为文字式比例尺 ;
(2)图中A点在B点的 方向;
(3)丙处图例“”表示 ,其海拔高度最有可能是( );
A、700米 B、600米 C、650米 D、750米
(4)图中有A—B、C—D两条登山路线,你愿意选择其中哪条路线?请说明理由。
32、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气候,由于这里冻土广布,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湟水谷地和①________谷地。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新疆吐鲁番等地修建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地下水引水工程___________,为绿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
(3)“网络直播带货”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你为西北、青藏地区直播带货,你会选择的特色农产品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土地荒漠化是西北、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治理两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福建省都拥有许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的面积远大于福建,由此可知,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图。
(2)新疆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适宜发展畜牧业,分布在____山脉地区的阿勒泰羊是优良的绵羊品种。
(3)福建依山傍海,在乙图中所示的地理标志产品中,西部____山脉地区的岩茶闻名中外;东部海域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大黄鱼主要产自____市。
(4)将新疆、福建与其自然地理特点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描述,用直线连接起来。
34、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二十四节气(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可以得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_。
(2)我国古代多使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如“春分到,农事忙”,指的是春分时,农业生产进入到一年中春耕、播种、施肥等最为繁忙的时节。当地球公转至图中处________(填序号)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是________前后。这一天,地球上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3)读“二十四节气图(约15天为一个节气)”。申遗成功当日,我国正处在 (填序号)两个节气之间。
A.清明—谷雨
B.寒露—霜降
C.小雪—大雪
D.小寒—大寒
(4)当地球公转至乙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这一天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________(季节)。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提升耕地地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材料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图1)和“中国徒弟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____(多样或单一)。
(2)图1中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是____;占比例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适合发展____业。
(3)图2中①是以____(水田或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以____(水田或旱地)为主的耕地;其中②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干湿地区)。
(4)我国耕地所占比例____(大或小),因此我们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