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延边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明时,佛山冶铁业分“炒铸七行:即铸锅行、铁灶行、炒铁行、铁线行、铁锁行、农具行,铁钉行”这体现了佛山冶铁业( )

A.历史悠久

B.远销海外

C.分工细化

D.产品精美

2、在古代社会,不必出国就能游览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地的风光。这是古代哪个国家?(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雅典   D. 古代巴比伦

 

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秦朝

 

A.加强文化控制 B.分封,行郡县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谁被迫害致死(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叶剑英

D.李先念

5、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变化表明上海(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D.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6、《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指孙中山)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随后革命党人组成的“大团体”是(     

A.华兴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光复会

7、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纳米比亚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

8、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中华文化的弘扬

B.旖旎宜人的风光

C.祖国山河的统一

D.个人的离愁别恨

9、2016年5月4日,央视举办了以“青春梦想,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五四青年节晚会。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②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他是抗金名将,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他回答“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材料中的他是(     

A.杨家将

B.岳飞

C.元昊

D.阿骨打

11、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他”是(  )

A. 克洛维 B. 查理大帝 C. 亚历山大 D. 达•伽马

12、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长期以来却并非海洋强国。在一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仅来自海上的外国入侵就达470余次。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彻底改变开始于(  )

A.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B.成立华东军区海军

C.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D.“辽宁舰”交接入列

13、“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4、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5、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16、1956年,美国动物园提出与中国通过交换获得一对大熊猫的要求,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做罢。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接受中国赠送的大熊猫,大熊猫到达美国后受到美国民众热烈欢迎。这一变化表明(       

A.中美交往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

B.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消除

C.国际形势推动美国转变对华态度

D.中美两国民众价值认同趋于一致

17、《南京条约》签订后,一名清朝官员描绘了战后北京景象:“议和之后,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繁华,真是大雨过后忘了响雷。沿海战事,人人避讳,绝口不提,即使茶馆酒店也大书‘免谈时事’四字,正如写诗做赋也有所禁止一样。”以上材料表明

A.《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

B.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D.绝大部分清朝朝野官民并没有从鸦片战争中警醒

18、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 天皇要求改革

B. 西方列强的侵略

C. 倒幕运动取得成功

D. 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9、下表反映了1928年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世界排名的变化,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这期间苏联

 

1928

1937

工业总产值

5

2

机器制造业

4

2

电力

10

3

6

4

5

3

 

 

A. 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 颁布了新宪法

20、中世纪西欧城市为摆脱领主的控制,争取自治进行了长期的不懈努力,他们获得自治的通常手段有(     

A.国王封赏与武力斗争

B.金钱赎买与武力斗争

C.国王封赏与金钱赎买

D.金钱赎买与自身壮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22、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3、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由此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_______的基本完成。

2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25、______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______年,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6、配对填空

一组:人物言论或主张

A.孔子________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孟子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孙武________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董仲舒________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E、司马迁_______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组:人物成果

A.扁鹊________麻沸散

B.华佗________望、闻、问、切四诊法

C.张衡________地动仪

D.王羲之________圆周率

E、祖冲之________《兰亭序》

27、“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8、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画“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里画“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画“C”。

历史事件

代表人物

性质

影响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

资产阶级改革(改良)运动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加快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改变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____

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____

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____

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____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____

 

2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这支部队更名为______

30、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叫什么?

(2)历史活动课上,两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两句台词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B.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的举措是什么?

3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明朝时爱国将领郑成功从那个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收回台湾有什么重要意义?

33、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三次世界格局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哪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的?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法西斯国家有哪些?二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3)什么事件使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我们对战争有何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世界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行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史历程》

材料二   

材料三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材料四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出美国政体有何特征?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法律文献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材料四出自哪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部文献的进步性。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究,请你归纳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