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东方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鳃的主要结构是鳃盖

B.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增多

C.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鳃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2、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与先天性行为无关

B.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蜜蜂采蜜是一种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3、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呼吸作用

B.果实的生长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4、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为了保护动物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爱护花草树木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C.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

D.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

5、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红雀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红雀的行为是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该事例不能说明这只美国红雀的行为具有局限性

6、体育课上,小明因运动不当造成脱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前热身可减少脱臼现象发生

B.脱臼时关节头会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C.经常运动的人关节囊增厚,不易脱臼

D.脱臼后无需处理,休息几天即可康复

7、我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成语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蛛]丝[马]迹

B.[虎]头[蛇]尾

C.[狐]假[虎]威

D.[鹬][蚌]相争

8、某同学在河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了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小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有可能是(       

A.沙蚕

B.水母

C.涡虫

D.水蛭

9、竞走比赛中,裁判员是依据什么来判断运动员们是否出现奔跑的动作?(       

A.双臂摆动幅度过大

B.步幅太快

C.双脚离地,身体腾空

D.步频太快

10、人们在种植玉米的田间往往套种豆科植物,因为种植豆科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

A.豆科植物可以固氮

B.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固氮

C.豆科植物可以为其他植物提供有机物

D.豆科植物死亡腐烂后可肥田

1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与“金鸡报晓”类型相同的是(       

A.谈虎色变

B.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

D.海狮顶球

12、下列成语描述,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是(  )

A.飞蛾扑火

B.老马识途

C.鹦鹉学舌

D.惊弓之鸟

13、“龟兔赛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乌龟与兔子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A.蠕动、跳跃

B.爬行、跳跃

C.奔跑、行走

D.行走、奔跑

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一功能体现了(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15、蚯蚓的体壁上的黏液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的(  )

A.运动   

B.呼吸作用

C.吸收营养

D.排泄

16、下列有关“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助力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C.脊椎动物运动系统中骨起到支点的作用

D.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

17、2023年4月,以“深度认知疫苗,助力科学传播”为主题的“疫苗科普知识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提升公众疫苗素养的水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疫苗认知。下列疫苗的认知中,较科学的是(       

A.是一种有活性的病毒

B.是一种抗体

C.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

D.是一种抗生素

18、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

C.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

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

19、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毒害作用的是(       

A.香菇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鬼笔鹅膏

20、在已受精的鸡卵的鸡卵中,可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A.胎盘

B.胚盘

C.卵白

D.卵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蜜蜂在采集花粉的同时,也能帮助植物______.榛睡鼠虽然吃榛子,但它也能帮助榛树______

22、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并__后,才能使用,其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__

23、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_______________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24、免疫具有抵抗抗原侵入,清除体内 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的功能。

25、

 

26、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_____

27、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部分________________有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28、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面包或馒头的真菌主要是________。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29、扦插时往往要对适宜扦插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使其更易成活请你以月季为例,设计一实验方案,探究月季茎段下方的切口,怎样处理

才更易成活

(1)你提出的问题是 __

(2)你做出的假设是 __

(3)方案:a: ___b: __c: __

(4)结论: _______

30、对于人来说_____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把下列自然保护区与对应的保护动物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所示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中,而出现较晚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上,从生物的生活环境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为_______

(3)__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一般只有低等生物,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这一研究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34、黄陂湖位于合肥市庐江县中部,平均水深1.5米,湖底平、淤泥少、水质清、水源广,是螃蟹生长的天然场所。黄陂湖大闸蟹“青壳背厚、白肚金爪、个大膏腴、黄满味美”,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蟹肉纤维长,肉质细腻鲜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请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黄陂湖大闸蟹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______,故属于节肢动物,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节肢动物分布范围广,呼吸结构多样,例如生活在水中的螃蟹依靠鳃呼吸,而蝗虫依靠气管和__________________呼吸。

(3)除黄陂湖大闸蟹外,广西美食“螺蛳粉”也深受大家的喜爱,螺蛳粉里的“螺”属于__________动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