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西宁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甲烷杆菌是专性严格厌氧菌,对氧非常敏感,遇氧后会立即受到抑制,不能生长、繁殖,甚至死亡。甲烷杆菌具有的特点是(       

A.没有细胞结构

B.分裂生殖

C.有叶绿体

D.没有DNA

2、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列实例与这些成果无关的是(       

A.用昆虫病毒制作杀虫剂

B.给扁桃体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C.给健康人注射新冠疫苗

D.用病毒携带基因进行基因治疗

3、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蚯蚓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细长

B.身体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足分节

4、肺炎链球菌和支原体均能引起肺炎,如图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具有细胞膜

B.二者都具有细胞质

C.二者都能制造有机物

D.二者都具有遗传物质

5、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6、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海葵

B.血吸虫

C.绦虫

D.花蛤

7、下列选项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

B.大鲵、乌龟

C.蝾螈、蟾蜍

D.鳄鱼、蟾蜍

8、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婴幼儿时期缺碘,除了引起甲状腺肿大,还会导致(       

A.侏儒症

B.呆小症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巨人症

9、暑假期间,小红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海游泳,发现海浪冲来不少海蜇,爸爸警告小红不要随便触摸这些海蜇,否则容易被“蜇”了会引起皮肤过敏。有关海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体表有刺细胞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是无脊椎动物

D.前端有口后端无肛门

10、下列动物的呼吸结构匹配错误的是(  )

A.蚯蚓——湿润的体壁

B.青蛙——皮肤和肺

C.蝗虫——气管

D.海马——肺

11、健康标准中,能有效调整和平衡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使人处于较为理想的、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的是(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良好社会适应性

12、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鳄鱼、青蛙

B.大鲵、海龟

C.蟾蜍、大鲵

D.蟾蜍、海龟

13、下列动物与血吸虫病的发生有关的是(  )

A.鱼

B.龙虾

C.钉螺

D.河蚌

14、下列关于仿生的设备和相应仿生的动物连线错误的是(  )

A.雷达-蝙蝠

B.抗荷服-长颈鹿

C.冷光灯-萤火虫

D.人造卫星-乌龟

15、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记载保留着,主要原因是(     )

A.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     

B.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C.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16、以下不属于动物通讯现象的是(  )

A.警犬通过气味找到罪犯

B.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其他猴直立后腿审视地面

C.蚂蚁通过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8”字舞向同伴发出蜜源方向的信息

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18、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白蚁群体中的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B.狒狒群体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雄孔雀展开美丽的尾羽吸引雌孔雀

D.蜜蜂群体中的工蜂负责觅食、清扫巢房等工作

19、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属于真正的鱼类(       

A.娃娃鱼

B.鲳鱼

C.鲸鱼

D.章鱼

20、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将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方案3: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个方案中,只有方案2是合理的

B.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是相同的

C.使树叶保持潮湿是因为细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D.方案3不合理的原因是因为乙组树叶没有灭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通过____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来抵御病原体,也是人体的一道免疫防线。

 

22、青霉素是从____________ 中提取出来的。

23、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2)本实验的变量是糖.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5)蚂蚁这种实验动物的体表具有坚韧的   ,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4、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属于_____________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属于_____________出血。

25、按照林奈的双名法,一种生物的学名一般包括________ ________ 两部分,第二个词为________ 

26、像鱼类等动物体内有_____组成的_____属于_____动物.

 

27、人的体细胞中共有_____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有_____性染色体有_____对.

28、物像偏向左上方,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__移动

29、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________,适者生存,不适者被________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0、叶肉有排列整齐的   组织和排列疏松的   组织之分,叶脉里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和运输   的筛管.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相关的生物内容连线。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扁形动物多数营寄生生活。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在学习完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后,小华从互联网上收集了一些动物的图片,并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类(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将动物归纳出了图一和图二两大类别的依据是___

(2)图 中生物A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___。人们若不注意个人卫生,体内易寄生生物C而表现出磨牙、面部白斑、生长迟缓等症状,C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之一是体表有___,起保护作用。生物D柔软的身体外有两片贝壳,是由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3)图一中的E和F两种动物的身体都是由许多___组成的。

(4)图二中的动物,必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___(填图中字母)。

3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小张同学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 ,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到发育成成虫后,才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 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主要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主要的运动器官是______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__决定的。

(3)小张同学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峰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______

(4)小张同学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