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缀 啜泣 气势磅礴 不期而至
B.闲暇 遐想 五脏六腑 本末倒置
C.漫骂 帷蔓 耀武洋威 疲惫不勘
D.癫狂 山巅 海市蜃楼 语无伦次
2、下列对杜牧《泊秦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
B.诗中描绘了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从中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借此主要想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些鲜为人知的事迹,慢慢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
B.这本侦探小说,案情离奇曲折,扑朔迷离,但读者兴味无穷。
C.做人要谦逊谨慎,遇人要鞠躬尽瘁,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修养。
D.他很有才华,但因锋芒毕露,同事们多不愿与他合作。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
B.棱镜(1íng) 粗犷(guǎng) 嘹亮(liáo) 贮蓄(zhù)
C.卖弄(1òng) 池畦(qí) 莅临(1ì) 草垛(duǒ)
D.花苞(bāo) 竦峙(sǒng) 窠巢(cháo) 静谧(mì)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岩》塑造了杨开慧、江姐、许云峰、刘思扬等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员形象。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创业史》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为建设农村合作社而奋斗的故事。
D.《骆驼祥子》作者舒庆春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奋不顾身”“大公无私”“见义勇为”属于褒义词,“贪生怕死”“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是贬义词。
B.“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神话是远古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内容丰富,多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远古人们与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D.《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分解,把大的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克服了一个个小的困难,大的困难也就克服了。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8、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后面的题目。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俄而(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
(3)去后乃至 乃( )
(4)元方入门不顾 顾(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咏雪》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找出表达这种气氛的词语。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方是怎样维护父亲尊严的?
【5】《咏雪》中“兄子”“兄女”的回答,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6】《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9、默写下王湾《次北固山下》后四句。
10、老王
杨绛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打开门看到老王时的细节描写就预示着老王已病入膏肓了。
B.“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表达了“我”对老王的歉疚和同情。
C.当作者得知老王去世的消息时,“我也不懂,没多问”,体现了作者的冷漠无情。
D.写老王镶嵌在门框里,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僵直的状态,也表现了“我”见到老王时的诧异和同情。
【2】赏析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子。
11、名著阅读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卿卿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项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选自《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选段中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是(_____)
A、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
B、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
C、假悟空打倒唐僧,抢走了行李
D、悟空发怒毁掉了人参果树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讲演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短的话说说。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6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写作。
第一次限时训练成绩出来了,班级举行了一个小型总结颁奖仪式。小雅同学被评为班级的“进步之星”,并在班会课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放学后,她徜徉在春天的校园里,眼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与愉悦。
要求:①发挥想象和联想,假设你是小雅,请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你徜徉在校园中所见之景和内心的感受。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字数180-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