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蝉蜕是鸣蝉蜕掉的“皮”,蝉蜕属于鸣蝉的哪种结构( )
A.外骨骼
B.表皮
C.内骨骼
D.外壳
2、大熊猫、娃娃鱼、西藏温泉蛇、朱鹮都属于我国重点保护动物。其中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是( )
A.大熊猫
B.娃娃鱼
C.西藏温泉蛇
D.朱鹮
3、哑铃可以锻炼上臂肌肉,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都是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B.屈肘时①处于收缩状态
C.③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D.运动强度越大锻炼效果越好
4、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 )
A.门
B.属
C.目
D.科
5、“聪”原意是听觉灵敏,“明”原意是眼力敏锐。当眼和耳分别受到光线和声波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的地方分别是( )
A.角膜和耳郭
B.晶状体和鼓膜
C.视网膜和耳蜗
D.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6、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合称为子实体
B.蘑菇是原核生物
C.蘑菇是通过②处产生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D.④是菌丝,能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无机盐
7、前几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大肠杆菌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A.没有生命特征
B.没有蛋白质
C.没有遗传物质
D.没有细胞结构
8、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9、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10、人体对信息的感官中,感光细胞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A.角膜和耳蜗
B.虹膜和鼓膜
C.视网膜和耳蜗
D.前庭和半规管
11、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5月22日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生物多样性
B.要做到开发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并举
C.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稀遗传资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实行依法保护
12、下列动物中,体表结构不能减少水分蒸发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动物中,身体的对称方式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 )
A.鲫鱼
B.绦虫
C.水螅
D.蚯蚓
14、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8 | 4 | 15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5、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利用大小相同且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健康幼鼠30只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和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 A | B | C |
幼鼠数量 | 10只 | 10只 | 10只 |
操作方法 | 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 | 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 定期同喂等量生长素 |
实验结果 | 增重40% | 增重25% | 增重25% |
A.A组和B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B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对幼鼠生长没有影响
C.A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起作用
D.饲喂生长激素失效的原因可能是生长激素在消化道内被分解
16、雄蛾可以通过性外激素的气味找到雌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交流有利于蛾类的繁衍
B.需要触角的嗅觉感受器接受气味
C.气味是昆虫通讯的唯一方式
D.利用该原理可诱杀农业害虫
17、国庆期间,小明和同学一起到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当小明从电影院走到室外的过程中,他的瞳孔如何变化( )
A.不变
B.由大变小
C.由小变大
D.不能确定
18、“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
A.身体两侧的侧线
B.鱼骨的支撑作用
C.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D.鳞片产生的黏液
19、与哺乳动物运动有关的系统是①呼吸系统②循环系统③运动系统④神经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生殖系统(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⑥⑦
20、每一种生物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护,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物,同时还为我们做科学研究提供思路和启发。下列仿生的应用对应错误的是( )
A.蛋壳与薄壳建筑
B.长颈鹿与宇航服
C.蜻蜓与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D.蝙蝠与雷达系统
21、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人通过实验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香蕉被挂到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上去摘香蕉。这种现象是黑猩猩的____________行为,它的这种行为是在__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___经验和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2、青少年正值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活动量大,用脑多,因此食欲旺盛,食量明显增加。为了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每天保持合理营养非常重要,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到健康饮食?
_________ 。
23、证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_______,它是地层里古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4、鸟类的呼吸独特,每呼吸一次,就在____________中进行了两次的____________。另外,在鸟类飞行时,气囊还具有散热降温作用。
25、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有___无齿;有_________辅助呼吸
26、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人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适中,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人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 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越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发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捕 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_____和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_____动物也可以形成_____行为;动物越高等,其_____能力越强.这就增强了动物_____的能力.
27、按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芽可以分为叶芽、_______和_______,其中叶芽将来发育成_______。
28、雏鸟中,像鸡、鸭、鹅等属于_______,家鸽、燕子、麻雀等属于_______ 。
29、仔细观察右图,试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写序号,在 上填写文字)
(1)图中表示的是 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位于种子的最外面。
(2)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是[ ] 。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 。
(4)②的作用是 。
(5)种子中的主要部分是 ,它是由[ ]、[ ]、[ ]和[ ]构成的一个整体。
30、细菌通过______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医生常用医用酒精或高压蒸气锅来灭菌,但前者不能彻底灭菌,其原因在于细菌可以形成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31、请用直线将动物和它呼吸的结构连接起来。
32、生物反应器是利用植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
33、生物圈中任何一个物种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是多数果树的繁殖方法,这种繁殖方式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其中①叫做_____,②_____。这种繁殖方式要想成活率高的关键是尽可能将①和②的_____靠近。
(2)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下列生殖方式与图一相同的有_____。(填序号)
①杨树的扦插
②马铃薯的组织培养
③蘑菇的孢子生殖
④小麦的种子繁殖
⑤“多莉”羊的培育
⑥试管婴儿
(3)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图二蝴蝶的发育过程相比,缺少了[ ]_____期。因此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
(4)图三中a是胎盘,b是卵壳,c是卵黄,d是卵白,图三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和_____。(填字母)
(5)图四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_____。
34、2019年底新冠肺炎开始流行,后来肆虐全球。人类在与瘟疫的长期抗争中,免疫力变的越来越强,许多科学家为此作出了不朽贡献,如“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请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回顾三年抗疫,全国95%的人都多次接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属于___, 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相当于___,疫苗接种到人体,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产生___,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____。
(2)炭疽病是一种传染病,1881年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 对象 | 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 |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乙组 |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 患炭疽病全部死亡 |
①本实验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_________。
②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