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比起冬天饭菜更容易腐败,主要说明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营养
C.充足的光照
D.充足的空气
2、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无细胞结构
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3、人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骨、肌肉
B.关节、肌肉
C.骨、肌肉、关节
D.关节、骨骼
4、小明观察某微生物时,观察到该微生物呈微螺旋弯曲状,长度在 2.5~4微米,一端伸出2~6 条鞭毛,最外面有细胞壁,细胞中只有裸露的 DNA。 据此判断这种微生物可能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5、下列生物分类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科、种、纲、属、目、门、界
D.种、纲、目、科、门、属、界
6、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动物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老马识途
B.海狮顶球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7、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以通过气味、动作等传递信息
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8、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出我国在保护环境方面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各种行为符合以上理念的是( )
A.为丰富我国生物多样性,大力引进国外生物新品种
B.为提高经济效益,把沿泽地都开垦为农田
C.为尽可能减少对中华白鳍豚的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多花了几个亿
D.为防止地面污染,把有毒工业废渣埋入地下
9、小明和小红姐弟俩是一对双胞胎,俗称“龙凤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龙凤胎一定来自于同个受精卵
B.龙凤胎一定来自于不同受精卵
C.龙凤胎有可能来自同个受精卵
D.龙凤胎是由于基因突变形成的
10、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弗里施
B.廷伯根
C.劳伦兹
D.法布尔
11、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生产药物、防治疾病。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真菌引起的疾病
B.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12、下列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血吸虫、涡虫、疟原虫
B.水螅、珊瑚虫、涡虫
C.水蛭、蚯蚓、沙蚕
D.蛔虫、猪肉绦虫、蛲虫
13、我国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
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来发育成女孩
C.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会增大
D.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
1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珊瑚虫
B.流感病毒
C.草履虫
D.蚯蚓
15、如图列举了六种生物的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请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六种生物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生活中会看到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根瘤。根瘤菌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豆科植物的影响是( )
A.腐生,破坏植物根系,使其患病
B.寄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C.共生,为豆科植物提供有机物
D.共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17、日常生活离不开微生物,下表中实例是对真菌合理利用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微生物 | 甲烷菌 | 新冠肺炎病毒 | 灵芝 | 肺炎双球菌 |
实例 | 沼气 | 新冠肺炎疫苗 | 药材灵芝 | 致肺炎 |
A.A
B.B
C.C
D.D
18、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不同。下列有关这三类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鱼只能生活在水中,利用鳃进行气体交换
C.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D.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更强
19、小明“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他把发芽率达到98%的20粒绿豆种子放在暗处培养一段时间,种子都没有萌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 )
A.暗处没有阳光,种子不能萌发
B.加水太多,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
C.没有给种子提供无机盐,缺乏营养
D.二氧化碳气体太少,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20、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属于人体的( )
A.呼吸系统
B.泌尿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
21、下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3 ;4 ;5 ;6 。
(2)1起__________作用;5表明细菌属于__________生物。
(3)细菌在形态上可分为________形,________形和__________形三种类型。
22、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_____、_____和_____等都可以传递信息的作用.
23、下面是关于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请根据你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回答:
(1)将切碎的马铃薯小块,放入清水中冲洗,向洗液中滴碘液,洗液变蓝。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2)将切碎的马铃薯小块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小水珠。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__。
(3)将细长的马铃薯小块放在酒精灯上燃烧,马铃薯变黑,后变成灰白色的灰。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24、骨骼肌具有的特性是具有 功能。
25、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_________关系。
26、涡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______排出。
27、闻名的四川泡菜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泡菜发酵需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28、分析“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作用”实验,发现土壤变得疏松,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2)下面是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对照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
①实验一的变量是______,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蚯蚓喜欢______的生活环境。
29、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的调节。
30、下列生物分别属于哪一种营养方式?请用正确选项的编号填空。
蘑菇_____、灵芝_____、痢疾杆菌_____、根瘤菌_____、苏云金杆菌_____、肺炎球菌_____、流行性感冒病毒_____、肝炎病毒_____。
A.寄生 B.共生 C.腐生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结构特征相匹配:
水螅 | A.外套膜 |
蛔虫 | B.角质层 |
河蚌 | C.外骨骼 |
蝗虫 | D.刺细胞 |
鸟 | E。龙骨突 |
32、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
33、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
样品 | 检测项目 | 部分学生检测结果 | 正常参考值范围 | ||
甲 | 乙 | 丙 | |||
尿检 | 葡萄糖 | - | - | - | - |
蛋白质 | ++ | - | - | - | |
红细胞 | + | - | - | - | |
水 | 95 | 96 | 95 | 95~97(g/100ml) | |
无机盐 | 1.4 | 1.2 | 1.5 | 0.9~1.6(g/100ml) | |
尿素 | 1.9 | 1.8 | 2.0 | 1.8~2.0(g/100ml) | |
血检 | 白细胞 | 6.8 | 5.3 | 13.0 | 5.0~10.0(×109个/L) |
红细胞 | 4.8 | 3.0 | 5.1 | 3.5~5.5(×1012个/L | |
血红蛋白 | 130 | 80 | 140 | 110~160(g/L) |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 和 。
(2)甲的尿液中出 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 处。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 。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检显示 ,说明炎症任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34、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跟随东营市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冬小麦的种植过程。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______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______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4)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______吸收,这时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