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西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等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 )
A.骨、骨骼肌、关节
B.骨骼肌、骨、关节
C.骨、关节、骨骼肌
D.骨骼肌、关节、骨
2、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还深深地融入了人类的文化中。下列做法属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的是( )
A.渔网的网格大小无要求
B.制定禁渔、休渔制度
C.繁殖季节也可以捕鱼
D.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
3、下列关于昆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足着生在腹部
C.翅着生在胸部
D.属于节肢动物
4、某患者经常因膝盖疼痛而行走不便,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在膝关节腔内发挥的作用相当于如下关节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河蚌中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鳃
6、下列关于食品保存方法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氏消毒法一高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冷冻冷藏法一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C.真空包装法一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条件
D.腌制法一盐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7、现有已知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占了95%以上。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身体有两个胚层
B.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C.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生殖器发达
D.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均生活在陆地上
8、小红调查了学校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后,将水绵、莲花、水葫芦归为一类,蚯蚓、猫、木棉归为另一类。她依据的归类方法是( )
A.按个人喜好归类
B.按生活环境归类
C.按用途归类
D.按形态结构归类
9、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D.为保护海洋鱼类,应禁止一切捕捞活动
10、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步骤通常是( )
①配制培养基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1、皮肤角质层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2、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蜗牛、鲫鱼、青蛙
B.鲨鱼、娃娃鱼、海豚
C.鲤鱼、章鱼、扬子鳄
D.蝴蝶、鲸鱼、丹顶鹤
13、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青鱼、草鱼、鲤鱼、鲫鱼
C.鲑鱼、鳙鱼、鲤鱼、鲢鱼
D.草鱼、鲢鱼、鲫鱼、鳙鱼
14、下列有关动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当你回家看到妈妈为你准备的可口饭菜时,忍不住立即用筷子夹起来吃了一口。你在完成把菜送入口中这个动作时,上臂骨骼肌的活动情况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表明有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无价值
17、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
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
B.有利于蚯蚓进行气体交换
C.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D.有利于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18、下列关于生命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
B.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人类进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D.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的可能性
19、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2 | 8 |
A.最高等的动物是甲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绕道取食的这种行为是可以消失的
20、铲屎官——网络流行语,意指给猫、狗铲屎的人类。爱猫人士将自己比作铲屎官,以表诙谐幽默气氛。猫和狗都是人类喜爱的宠物,下列哪项不是它们的特点( )
A.胎生哺乳
B.用肺呼吸
C.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
D.双重呼吸
21、如图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受精后,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___。
(2)卵细胞中主要的营养部分是___(填序号),④___也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3)___与鸟类一样,卵外面有①___起保护作用,减少水分散失,利于它们在陆地生活。
22、与家兔相比,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是只有肌肉没有 。
23、涡虫属于______动物;其身体呈______对称。
24、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25、下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指的是_______ ,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 __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请结合图(一)、图(二)完整叙述人体的吸气过程:____________
(2)图(三)中1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26、_______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7、为了预防传染病可以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一些措施,其中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环节;健康人锻炼身体、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注射疫苗属于______;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毒属于______。
28、_________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9、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结论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30、种子植物包括__植物和__植物.
31、把动物与它们的呼吸器官用线连起来。
3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______ .
33、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的繁育时,发现了一条产丝量很高的黑色斑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12条黑色斑和787条普通斑的家蚕。用A表示显性基因,à表示隐性基因。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后代进行了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亲本 | 子代 | |
黑色斑 | 普通斑 | ||
甲 | 普通斑×普通斑 | 0 | 1298 |
乙 | 黑色斑×普通斑 | 691 | 688 |
丙 | 黑色斑×黑色斑 | ? | 150 |
(1)在遗传学上,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称为一对__________。
(2)由__________组杂交实验可以推断出家蚕斑纹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_____。
(4)丙组子代中既出现了普通斑的蚕也出现了黑色斑的蚕,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__________条。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5)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人工选育,获得了大量能稳定遗传的黑色斑个体,推广后成为当地栽桑养蚕的优良品种。由此可见__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34、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人体患“破伤风”、“丹毒”等疾病的是[_______]。
(2)前一段时间,发生在海南地区的“登革热”是由[ ] ________ 借助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内引起的,它无细胞结构,只由 _______ 外壳和内部的 _________ 组成。
(3)生物丙是 ________ 霉菌,能通过[ ] ________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水和有机物,供其需要,直立菌丝上有⑧ 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