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种植果树时,为提高果树产量,要使果树多分枝,栽培时应该注意的是(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均保留

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顶芽、侧芽均摘除

2、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各地纷纷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再生第三胎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

A.100%

B.50%

C.25%

D.0%

3、下列关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狼有臼齿的分化,便于撕咬猎物

C.蚯蚓体壁分泌黏液且密布毛细血管,便于进行气体交换

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既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4、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  )

A.龙虾

B.蝗虫

C.蜈蚣

D.蜘蛛

5、油菜花田里有蜜蜂,蚜虫等动物,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油菜花田里的蚜虫虽然是农业害虫,但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C.蜜蜂可以帮助油菜花传粉

D.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6、农民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来控制蝶蛾类农业害虫的数量。这种除虫方法实际上是干扰了(       

A.雌虫产卵

B.雌虫的运动方式

C.害虫雌雄个体间的通讯

D.雄虫的生长速度

7、在完成屈肘这一动作时,其中不参与的是(       

A.肘关节

B.掌骨

C.肱二头肌

D.神经系统

8、从细胞结构上看,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鞭毛

D.有无遗传物质

9、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鸡,若将其所孵的鸡蛋拿掉,换上鸭蛋,它照样孵。此行为按其功能判定是 (   

A.领域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

C.繁殖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0、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

C.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D.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

11、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氢气、甲烷等

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新陈代谢和个体繁殖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米勒的实验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12、大雨过后,经常看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土中水多、氧少,蚯蚓无法呼吸

B.蚯蚓钻出地面觅食

C.土中温度过低,蚯蚓到地面取暖

D.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13、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繁殖后代

C.病毒的营养方式,有的营寄生,有的营腐生

D.真菌的繁殖方式大多是进行分裂生殖,少数进行孢子繁殖

14、“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戴盔披甲舞长须,刀剑随身一勇夫”分别描述的是蝉和小龙虾,你认为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C.都有翅膀,能够飞行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5、“巡游”鼓浪屿的中华白海豚是哺乳动物,依据为(       

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用肺呼吸

D.胎生、哺乳

16、下列关于水螅与涡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扁形动物

B.身体都呈辐射对称

C.感觉器官都集中前端

D.都是有口无肛门

17、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腔肠动物

B.有口无肛门

C.生活在海水中

D.身体呈辐射对称

18、下列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A.血吸虫、涡虫、疟原虫

B.水螅、珊瑚虫、涡虫

C.水蛭、蚯蚓、沙蚕

D.蛔虫、猪肉绦虫、蛲虫

19、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选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下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该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

B.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棉球

D.乙、丙无法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变量不唯一

20、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胎儿与母体之间的联系:胎儿→胎盘→脐带→母体

B.某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呼气过程:膈肌肋间肌舒张→胸廓缩小→肺缩小→肺内压降低→气体出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其病变部位在关节的______上。

2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生物界最常见、最重要的生殖方式。

23、在一定地域内,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4、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   的生物,

 

25、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 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______呼吸,C______呼吸,D用______呼吸,______辅助。E_______呼吸。

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___。

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C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它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26、据微生物代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腐生性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它们属于________ 对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寄生性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属于________ ;自养性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属于________ 

27、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

28、地球上现存的动物按有无脊椎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29、小明同学在教材上找到了我国许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他作了如下的分类,一类是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藏羚羊、褐马鸡、另一类为扬子鳄、大鲵、中华鲟.他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其中白鳍豚生殖和发育的特征是:________

30、生命诞生的摇篮是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生物与其所属类群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排列的是种、科、属、目、纲、门、界。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生物科研小组为了探究鸟类形态结构适于飞行的特点,对家鸽活体、骨骼标本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家鸽具有如下特征:

(1)家鸽的身体呈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的内部______,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3)鸟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叫做龙骨突,上面着生着发达的______,能够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鸟的前肢变成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飞行。

(5)鸟的身体内有发达的与肺相通的______,满足飞行时的气体交换。

34、生产实践中,人们通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如图所示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为提高接穗成活率,使用该方法时,应该使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紧密结合.  

(2)孙悟同学为了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植物扦插茎段下端经过适宜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处理后,能促使其生出新根”.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步:准备生长健壮的同种植物枝条,切成相同的茎段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二步:将A组茎段的下端用某溶液处理,B组茎段的下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

结果预测与

①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多于B组,说明________

②若________,说明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生根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