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口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捕获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

B.开始时,B岛上放蚂蚁,C岛上放食物,A岛上什么都不放

C.使用气味十分浓烈的香樟木制成的木条搭“桥”

D.实验中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2、现代化温室的发明,即使在滴水成冰、日照缩短的冬天,北方的人们也能吃上鲜嫩的蔬菜。下列措施中,能够提高温室中蔬菜产量的措施有(       

①适当增大昼夜温差②合理密植③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④多施肥多撒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猕猴相互帮助整理毛发

B.鸭子治理蝗灾

C.放养蜜蜂提高农作物产量

D.苍耳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4、陕西汉中的城固蜜桔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城固蜜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如果保存不当,时间长了会在桔皮上长出青绿色绒状的“毛”,这些“毛”是(  )

A.一个细菌

B.一个霉菌

C.细菌的菌落

D.真菌的菌落

5、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蝗虫

C.麻雀

D.黑猩猩

6、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两栖动物的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C.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7、决定你的耳朵是否有耳垂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8、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生物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D.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根、茎、叶

9、为了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所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动物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老马识途

B.海狮顶球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11、下列关于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眼睛后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B.前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C.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是气体的通道

D.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1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表面都有卵壳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C.都属于变温动物

D.都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13、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 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②变温动物;③胎生、哺乳;④体表被毛;⑤具有社会行为;⑥靠四肢行走;⑦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⑧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③④⑥⑧

14、“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鱼鳃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鳍起着协调作用

15、下列哪种是两栖动物( )

A.甲鱼

B.水蛇

C.青蛙

D.鸭子

16、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下列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水母、线虫

B.蜘蛛、蝴蝶

C.草鱼、大鲵

D.鱿鱼、大熊猫

17、自古以来有些动物如臭鼬在遇到危险就会释放出难闻的气味,这是动物的(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8、河蚌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叫做(       

A.表膜

B.细胞膜

C.黏膜

D.外套膜

19、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D.滥用青霉素细菌会产生抗药性,因为青霉素的化学成分改变细菌遗传物质从而抗药

20、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鹦鹉,天天听着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渐渐地这只鹦鹉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伸着脖子,跟着节律高声鸣叫,鹦鹉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后天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 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

 

22、现代类人猿包括 大猩猩、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_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

24、尝试制作人的分类等级图。_______________

25、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6、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鸟类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成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B. 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 鲫鱼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D.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27、水陆两栖的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中,用_____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呼吸,同时用_____辅助呼吸。

 

28、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更接近于B鸟群;但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

1a的鸣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 行为先天性后天学习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   行为先天性后天学习在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着黄莺鸣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30、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 行为和 ______ 行为两大类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人体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某同学了解到他们社区内3个患有白化病家庭的情况(如下表),依据相关政策有的家庭生了两个孩子,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家庭序号

父亲

母亲

第一个孩子

第二个孩子

1号

正常

正常

白化病

2号

正常

白化病

白化病

正常

3号

白化病

白化病

白化病

(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白化病基因)

(1)1号家庭父母都不是白化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白化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

(2)1号家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2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3号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3)1号家庭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为_______

(4)某同学从表中的情况总结出母亲患白化病,子女一定会患白化病,你认为_______(选填“对”或“错”);父母双方都带有白化病基因,子女就可能患白化病,你认为_______(选填“对”或“错”)。

(5)如果3号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如果他与基因组成为AA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

34、下图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微生物种类是____

A.细菌 霉菌   真菌 噬菌体

B.真菌  酵母菌 病毒 霉菌

C.细菌  酵母菌 病毒 霉菌

(2)图中①与图中②、④的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图①的细胞内____

(3)图中的____(填番号)属于腐生性微生物,它们能将枯枝落叶等复杂有机物分解成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简单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这说明它们对于自然界中的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

(4)图中③的结构是由____组成的外壳和包含____的内核两部分构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