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描述了一种海洋生物,它们的结构看上去像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利用刺细胞进行防御,未消化的残渣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最有可能是( )
A.鱼
B.海葵
C.草履虫
D.蝌蚪
2、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正式开启,航天员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做了有趣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
A.支点、杠杆
B.杠杆、动力
C.支点、动力
D.动力、支点
3、某兴趣小组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次数 | 第十次 | 第二十次 | 第三十次 |
时间 | 2分37秒 | 1分46秒 | 54秒 |
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
B.若在正确路径上拐弯处放少许食物,小鼠走出迷宫用时会缩短
C.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小鼠通过“尝试与错误”获取经验且“尝试与错误”次数越来越多
4、下列动植物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癌症
B.艾滋病
C.口蹄疫
D.烟草花叶病
5、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延长光照时间。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在升旗仪式上,少先队员向国旗行队礼。完成敬礼动作,最先发生的是( )
A.骨绕关节活动
B.骨骼肌牵动骨
C.骨骼肌收缩
D.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7、《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下列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虾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C.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所以它们都是两栖动物
D.青蛙的抱对行为是为了提高蛙卵在水中的受精率
8、遗传病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下列各组中,全部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色盲、白化病
B.血友病、关节炎
C.腹泄、新冠肺炎
D.艾滋病、流行性感冒
9、真空封口机(如图)可以抽取保鲜袋内的空气,使保鲜袋内达到预定的真空度,从而起到保存食品的目的。其保存食品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B.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C.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D.减少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10、下图分别是不同类群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肾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
B.乙是葫芦藓,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生活在阴湿环境
C.丙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丁是蝗虫,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利用口器摄食
1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1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惊弓之鸟 大雁南飞
B.孔雀开屏 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 老马识途
D.黄牛耕地 蜻蜓点水
13、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14、哺乳动物的幼崽死亡率低,主要因为( )
A.胎生哺乳
B.食量较大
C.牙齿分化
D.群居生活
15、马陆(下图)也叫千足虫,马陆的运动方式是( )
A.行走
B.爬行
C.奔跑
D.跳跃
16、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在法国队与阿根廷队之间进行,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灵活运动与运动系统有密切关系
B.运动员的精准射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C.运动中,运动员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骨骼肌的收缩
D.运动员的运动离不开消化、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17、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没有
①细胞壁 ②成形的细胞核 ③叶绿体 ④细胞膜 ⑤液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8、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青霉靠孢子繁殖后代
C.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D.图中所示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9、克隆技术不能( )
A.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B.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C.用于保存物种
D.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20、芳芳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小组讨论中,洋洋指出芳芳的记录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这一项是( )
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B.胚都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构成
C.玉米种子有胚乳,菜豆种子没有胚乳
D.菜豆种子有2片子叶,玉米没有子叶
2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_____。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_____。
22、当你伸出手臂,做伸臂动作时,你的肱二头肌是 (收缩/舒张)的.
2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进行分类,从低等到高等分别为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__动物两大类群。
24、绿色植物通过_____,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_(如淀粉),并且释放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25、动物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______) ,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
26、春季农民播种铺地膜的目的是______。
27、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具有_______的能力,身体内有__________,可辅助呼吸,体温___________。
28、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根据________原理,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
29、保护动物多样性的相关措施中,在四川省建立的卧龙、王朗等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而位于成都市北郊的成都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则属于保护措施中的________.
30、________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____________较大。
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31、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32、平衡膳食宝塔表明:人每天应摄入最多的食物是糖类,最少的是脂肪。 ( )
33、如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________,[2]端是蚯蚓的_____________。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_________,具有辅助__________ 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__________中,然后再渗入体壁的_________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3)用手指触摸蚯蚓的身体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摸到了______________。
(4)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 _________。
34、下图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_____作用。
(2)打开甲装置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该实验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_______。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种子的________作用产生________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