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幸福”“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的流行语。
B.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 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运动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充分发扬自身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上的街市》一诗的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华》等。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圣佛。
D.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一书,借写海外的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尊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尊君”“令堂”,谦称自己的父亲可用“家父”“家君”。
B.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著的《论语》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杂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小说集《坟》《热风》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散曲家,他的散曲创作极具特色,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
4、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悲怆cāng 粗犷guǎng 锲而不舍 迫不急待
B. 告罄qìng 蓦然mò 心有灵犀 屏息凝神
C. 迸溅(bìnɡ) 炽热(zhì) 惊惶失措 义愤填膺
D. 俯瞰(kàn) 归省shěng 略胜一畴 锋芒毕露
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咀嚼(jué) 累赘(zhuì) 肚脐(jí) 妇孺皆知(rú)
B.吞噬(shì) 修葺(róng) 亘古(gèn) 忧心忡忡(chōng)
C.羸弱(yíng) 粗拙(zhuō) 点缀(zhuì) 悲天悯人(mǐn)
D.烧灼(zhuó) 滞笨(zhì) 矜持(jīn) 鲜为人知(xiǎn)
6、下列称谓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菡萏——菊花
B.杨花——柳絮
C.子规——杜鹃
D.星汉——银河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 ;你要住在崖下, ;你要住在林间, ;你要住在村头, ……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吟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铁椎传
[清]魏禧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①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②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选自《古代散文选》一书,有删节)
(注释)①觱篥(bì lì):古代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的乐器。②栗:发抖,哆嗦。
【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
客 大 呼 挥 椎 贼 应 声 落 马 马 首 裂
【2】大铁椎的勇敢是如何表现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少于2点)。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诗文典雅隽永,历久弥新,滋润人们的心田。《诫子书》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不慕名利、目标远大的志向,令人无比敬仰;王湾《次北固山下》借写破旧立新之景,诗中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陈代谢的道理,给人以启迪;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写诗人梦中杀敌报国的情操,使人热血沸腾。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部百年中国留学史,就是一部推动中国近现代化的变革史。150年前,容闳、詹天佑、茅以升等中国早期留学生,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先驱;60多年前,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邓稼先等留学归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时至今日,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经过多元文化的熏陶、全球化视野的历练,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愿,是全新的国际化人才群体。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海归梦·中国梦》,2017年11月7日)
【材料二】
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从中南海传遍全球:“希望广大海外学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一时间,归国学子成潮。
下图是“归国潮”的有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形成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我想回中国”,不做巨变的旁观者,要做巨变的创造者。
“你想回中国?”
“对,这个机会很有吸引力。”
“你这个方向系里缺人,终身教职何其宝贵,有人梦寐以求却没有拿到。”
“谢谢您的好意。我去意已定。”
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月26日,已获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终身教职的副教授邓巍巍向系主任请辞回国。
“你从哪里来?”在美国的那些年,这个众所周知的终极问题时常拷问着他的内心。2016年9月15日,中国“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曾经的大学同学坐在发射指挥大厅里参与发射,而身在美国的邓巍巍只能靠刷朋友圈,来了解发射的情况。那是一种游离于家门外的感觉,这感觉撞击着他的心,也让他找到了那个终极问题的答案。飞速发展的祖国,有着强大的磁力,吸引着他踏上归国的路。“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早于邓巍巍5年回国的袁军华喜欢用钱学森的这句话诠释他的离开。
“我怕再不回来就晚了!我不想当祖国发展的看客!”
(节选自新华视点《走,回中国》,2017年11月7日)
【材料四】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后创建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形成创业文化,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如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办的企业已有73家挂牌上市。“千人计划”专家、浙江贝达药业公司董事长丁列明,成功研发出世界第三个、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同为“千人计划”专家的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德超,回国后带领团队开发上市了我国第一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康柏西普”,是我国近10年批准上市的第一个大分子药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80%以上的两院院士,都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载人航天、“天河”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蛟龙”系列深海潜水器等战略高技术突破背后,留学人才身影频现。
“千人计划”的实施,推动各单位在人才和科研机制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新人新策、特事特办,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许多专家带回先进科研管理理念和经验做法,对国内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海归梦·中国梦》,2017年11月7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留学生群体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先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B.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
C.近几年,大批留学生归国,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迅猛增加。
D.邓巍巍等众多海归回国,是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的一种具体表现。
【2】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
【3】阅读材料四,请简要说说“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假如未来你有机会到国外一流学校留学,你愿意学成后归国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想法。
1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守护母亲的梦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一只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一小片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静静地享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他站起身,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恬然宁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的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思维与智慧》2020年2月)
(1)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
梦见母亲,突然担心——____________ ——母亲安睡,静静陪伴——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品质。
(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4)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交代了他久未归家探望母亲的原因,也道出了大多数中年人忙于个人生活疏于陪伴父母的现状。
B.选文第③段写他想起可以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不觉加快脚步,表明回家吃面是他此行的主要原因。
C.选文第⑦段加点词“嫁接”表现他陪伴母亲时感受到的恬然安静影响了他的心态,让他暂时淡忘了生活的烦恼。
D.选文标题既写出他守护睡梦中的母亲的情景,也写出他想多陪伴母亲的愿望,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5)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写到“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12、生活中,看见是一种凝视,是一种发现,是一种顿悟。我们看见世界遇见了欢喜,我们看见自然学会了感恩,我们看见别人懂得了慈悲,却总在不经意间忽视了自己。其实,看见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只有看见自己,我们才会明白成长的含义。
请以“看见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