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充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船行一段,高高的洞穹上出现一个“天洞”,透进刺眼的天光。

②弃船上岸,一条曲折的小道延伸向一座古朴的村落,这就是坝美了。

③广南坝美村被称为今世的“世外桃源”,四面环山,进村只能乘船。

④约20分钟后,便有光从水面上映来,洞口到了。

⑤登上小船沿河而行,掠过葱郁的丛林,进入一道洞隙,一切便淹没在漆黑中。

A.⑤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⑤②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①④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决别        遮蔽        渊博        截然不同

B.派遣        零乱        怂恿        抛根问底

C.滑翔        炫耀        绵延        畏罪前逃

D.拼凑        屋檐        废墟        油然而生

3、在《朝花夕拾》一书中,下面这一段文字描述的人是( )

“冬天里,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来一看见,使吃冰。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A.沈四太太 B.阿长 C.范爱农 D.衍太太

4、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笑()   高miǎo别(jué)   为一谈(hǔn

B.食(zhuó沥()   粗kuàng)  呼引伴(péng

C.傥()   萏(hàn)   弄(shì然大悟(huǎng

D.yūn)   发)   斜(咄逼人(duō

5、读下面的诗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本诗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B.题目中的“左迁”是升职的意思。作者李白在听到友人王昌龄升职加官后,写下此诗寄给友人表示祝贺。

C.前两句诗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其中,“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听说王昌龄走过了“五溪”艰难之地后的欣慰之情,既点名题目,又为下两句抒情作了铺垫。

D.诗歌后两句运用拟人,情景交融,将月亮人格化,把眼前的明月之景与对遥远朋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B.2018年10月17日,这名畏罪潜逃的嫌疑犯终于在保加利亚落网。

C.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D.老师的一席话如暮鼓晨钟,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的散文集,属于前秦诸子散文,作者是孔子。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文章,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C.《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

D.《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1913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公欣曰 欣接受

B.陈太丘与友行 不而遇

C.下车之 抛砖

D.俄而雪 暴风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太丘舍

②元方入门不

俄而雪骤

④撒盐空中差可

(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理解,有问题的一项是_______

[甲]友人惭,下车引之。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理解:客人由“怒”转“惭”,并且下车来拉元方以示歉意,说明客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儿子和女儿们谈诗论文。

理解:“内集”“讲论文义”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而又文雅的家庭气氛。

[丙]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理解:把“白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根据课文默写。

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晚年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普》)

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蚊子与苍蝇

梁实秋

我家里人口众多。除了我和我的太太,还有个娘姨以外,有几千百头的苍蝇,有几千百头的蚊子。

苍蝇蚊子和我们很亲近,苍蝇和我们亲近的时候在早晨,蚊子和我们亲近的时候在夜里。所以我们可以很从容地和他们周旋。

③一缕阳光从窗子射到我的太太的脸上,随后就有一只苍蝇不远千里而来,绕床三匝,不晓得在何处栖止才好,我蜷卧床头,静以待变。只见这只苍蝇飞去飞来,嗡嗡有声,不偏不倚地正落在我的太太的鼻尖上。

④太太的上嘴唇翕动了一下,我揣测她的意思,大概是表示她的鼻尖有感觉的。那只苍蝇也有本领,真禁得起震动,抖抖翅膀,仍然高踞在鼻尖上。

⑤假使苍蝇能老老实实在鼻尖上占一席地,我的太太素来是很有度量的,未曾不可以和他相安无事。无奈那只苍蝇,动手动脚地东搔西挠。太太着实不耐烦,只能伸出手来,加以驱除。太太的鼻尖,像有吸力一般,苍蝇飞起来绕了几个圈子,仍然归到原处。如是者数次。假使苍蝇肯换一个地方,太太或者也可以相当地容忍。她忍不住了,把头钻到被里去。

⑥苍蝇甚觉没趣,搭讪着又来和我亲近。

⑦物以类聚,一点也不错。苍蝇的合群心恐怕要在我们中国人以上。记得小时候唱过一个《苍蝇歌》,内中的警句是:“一个苍蝇嘤嘤嘤,两个苍蝇嗡嗡嗡,一群苍蝇轰轰轰!”苍蝇的音乐,的确是由清悠以渐至于雄壮。

⑧当其嘤嘤的时候,我便从梦中来,侧耳而听,等到嗡嗡的时候,我便过身去,想在较远的地方去听,到了轰轰的时候,我便兴奋得由床上起来了,音乐感人之深,不亦伟哉!

⑨过了一天非人的生活了,到了夜晚想做一件人做的事,睡觉。但是,不忙睡,宝贝的蚊子来了。

⑩蚊子由来访以至于兴辞,双方的工作不外下列几种:(一)蚊子奏细乐,(二)我挥手致敬,(三)乐止,(四)休息片刻,(五)是我不当心,皮肤碰了蚊子的嘴,奇痛,(六)蚊子奏乐,(七)我挥手送客,(八)我痒,(九)我抓,(十)我还痒,(十一)我还抓,(十二)出血,(十三)我睡着了。睡着以后,双方仍然工作,但稍简单,前四段工作一概豁免。清晨醒来,察视一夜工作的痕迹,常常发现腿部做玉蜀黍状,一粒一粒地凸起来。有时候面部略微改变一点形状,例如嘴唇加厚,鼻梁增高。

有时工作过度,面部一块白一块红的,做豆沙粽子状。据脑筋灵敏的人说,若做一床帐子,则蚊子与苍蝇自然可以不做入幕之宾,有用的精神也可以不用在与蚊蝇亲近了。

但我已和太太商量就绪,在下月发薪以前,无论如何,我们仍然要保持大国民的态度,对蚊蝇决不排斥。

(选自《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快乐阅读”评论区

热苏打:梁实秋的《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A.一个生动的人,他有喜悦和哀愁;B.生活就是要热热闹闹;C.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啊;D.我对生活有诸多意见”,各位评论区大神,你们知道本文出自哪个板块吗?

小团团:哈哈,我觉得应该选( )。在梁实秋笔下的蚊子和苍蝇活泼而有趣,我想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希望你们可以给出宝贵的朗读建议!

蓝色忧郁:可关注划线句中的拟声词动词,从重音或语调的角度进行朗读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杯牛奶:有人认为文中“苍蝇甚觉没趣,搭讪着又来和我亲近”“物以类聚,一点也不错。苍蝇的合群心恐怕要在我们中国人以上”中的“搭讪”“合群心”两个用词很有特色,哪位大神能说说这样的用词有什么作用?

攒一袋星星:那我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笔小新:文章第十自然段的写法很有意思,用了(一)(二)(三)等隔出好多短句,这种写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樱桃老丸子:我来回答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秃的梧桐

①——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依,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碑。

④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⑤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⑦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以前的美阴了。

⑧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⑨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少了葱茏的绿意,却也填了蔚蓝的天光。爬上榆干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得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文/苏雪林,有删改)

【1】文章开头的第①段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结尾第段说“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3】文中第段写了其他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

【4】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句子(第段)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5】结合文章内容,简述梧桐树给了你哪些启示。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萧红说:“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一寸一寸,好像量过似的,感觉亲切,温暖……于是与时光相关的点滴都变得鲜活起来,请以“时光的故事”为题作文。

要求:(1)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2)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