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搓捻(niǎn) 憔悴(qiáo) 咄咄逼人(duō)
B.哺乳(pǔ) 姊妹(zǐ) 告诫(jiè) 参差不齐(cēn)
C.吝啬(lìn) 掺和(cān) 粗犷(kuàng) 人声鼎沸(dǐng)
D.瘫痪(tān) 倜傥(tì) 抖擞(shǒu) 不求甚解(ji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B.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C.你们的意见大相径庭,我无法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你们握手言和。
D.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多年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自信的我。
3、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这些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B.老舍是《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两部分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D.“四书”之一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名句是关于修身的,如《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5A级旅游景区。
B.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C.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
D.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释担而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 惟手熟尔 惟吾德馨
C. 水陆草木之花 以我酌油知之
D. 尝射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射
6、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热忱chén 羞怯qiè 滑稽jī 参差不齐 cī
B.纯粹cuì 怅然 chàng 聘请pìn 拈轻怕重niān
C.晕眩yūn 庇护pì 爵士jué 漠不关心mó
D.蜷伏quán 钦差qīn 中伤zhòng 杞人忧天qǐ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诵红诗、唱红歌”等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热爱。
B. 有没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美国发明了一种空间碎片清扫设备,用于处理直径小于1厘米左右的太空垃圾。
D. 尽早实现网络实名制,不仅仅是对网民个人权益的保护,也会提高现在的网络环境。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句,请用斜线标出。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海日生残夜,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不知何处吹芦管,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在下面横线处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半个父亲疼》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标识度和分辨率,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佛光普照,哪怕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来者何人。
③小时,我诨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以被父亲摁在地上摩擦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参我一本。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啐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癣疾煎熬的。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一盏抽搐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是泪,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会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们都有彼此的影像。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磨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一样。或许,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选自《安庆晚报》2020年11月25日)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情节 | 父亲为我敷药 | 父亲烫癣 | ③______ |
“半个父亲疼”的含义 | ①“______” | ②“______” | “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第②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写父亲?请分析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这句话的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谁的微信
蒙福森
①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
②“老爸,下班了?”
③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④“您和老妈还好吗?”
⑤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⑥“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
⑦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⑧老高有些茫然。
⑨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看得眼花缭乱,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
⑩老高懵了。
⑪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⑫“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⑬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⑭“当然是现在啦。”
⑮“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⑯“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⑰“十二点。”
⑱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⑲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⑳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㉑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㉒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㉓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㉔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㉕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
㉖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呢。
㉗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㉘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㉙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果然是骗子!”
㉚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㉛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㉜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㉝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㉞“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㉟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湿漉漉的。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㊱“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㊲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㊳“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老高是一个渴望得到儿子的关爱,但又和儿子存在代沟与隔阂的父亲形象。
B.老高在儿子的冷漠和妻子的蛮横霸道的双重逼迫下,最后不得不冒雨前往父母家暂避。
C.本文大量采用对话描写,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推动情节发展。
D.文章以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文中老高和儿子,老高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你可为改变这种现象做出哪些努力?
12、请以“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为题作文。
要求:(1)紧扣以下记叙要素写作:植树的牧羊人,2021年元旦来到解放碑,居然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2)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想象丰富,联想合理,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