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做法能直接反映这一共识的是( )
①我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②桂林出台人才引进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
③广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④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贵州“村超”掀起夏日“足球热浪”,近5万人现场观赛,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20亿次,不止一次登上热搜榜单,央视和《人民日报》都对它进行了直播报道,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这在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 )
①贯彻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
②开发乡村文化创新模式,助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发展成果
④体育赛事既能沟通情感,又能促进乡村振兴文明治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面是乐乐同学制作宣传栏时选用的一组图片,如果要为这组图片确定主题,下面比较恰当的有( )
①赓续红色基因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人民当家作主 ④维护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江某某接连发布2条侮辱英雄烈士的微博,内容严重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微博发布后迅速、广泛传播,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江某某被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悠悠从该事件中得到以下警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发布不当言论,滥用言论自由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C.自由就是完全依照自己意志活动,没必要对江某某判刑
D.江某某因为两条微博被判刑,警示我们应该停止使用微博
6、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②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多元文化一体化发展
③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④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7、适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进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表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 )
A.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B.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货资源的压力
D.彻底解决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8、如图旨在说明( )
A.开门立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一切权益
B.公民参与立法有助于提升法律专业素养
C.国家努力使立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D.公民通过行使决策权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9、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我国之所以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它( )
①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近年来我国制定或修改了网络安全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
①良法应当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完善了法律制度,也就等于夯实了法治基础
③良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
④建设法治中国要让人民群众因法治进步而不断增强幸福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年11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范围内共有约 346万件专利申请,其中中国专利申请量约158万件,继续居世界首位。这( )
A.得益于我国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B.要求我们依靠引进核心技术,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C.表明我国科技创新全面领先世界
D.说明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12、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随着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相继推出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等政策。这有利于( )
A.正视发展挑战,取消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减少我国大量的人口流动,迅速提高人口数量
C.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促使经济适应人口发展
D.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3、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是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因此,对待不同文明。我们应( )
①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②尊重差异,包容共生
③传承经典,推陈出新 ④平等交流,和而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有利于( )
A.建设法治国家
B.建设科技强国
C.解决人口问题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5、仔细分析下表信息.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是( )
A.城乡发展不平衡
B.发展速度过慢
C.法治建设不健全
D.创新能力不强
16、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这说明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发展有信心
B.对国家有认同
C.对文化有底气
D.对梦想有追求
17、2023年4月26日,中国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万里归途”。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已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B.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C.已成功进入民主型国家行列
D.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18、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窘状”,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立、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浦东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改革开放( )
A.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C.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D.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
19、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 ,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
A.重要环节
B.重要力量
C.重要保障
D.重要形式
21、 天宫、蛟龙、天眼、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科技呈“井喷”之势。可见,我国已经超越发达国家,成为科技强国。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22、有人说:现代公民增强民主意识要落在日常的言行中。
请你辨析此观点。
23、王磊认为,发展经济必然会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解决污染防治问题又会限制经济发展。所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要金山银山,就顾不了绿水青山。
判断:______
理由:
24、加强网络问政 加快民主建设
“先住院后诊断符合规定么?慢性病必须都得住院么?睡眠质量不佳住院属于欺诈骗保么?”这是5月23日《问政山东》节目中,督办员李莎对于菏泽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的提问。如此“咄咄逼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问政山东》播出以来,“辛辣尖锐”“敢问真问”几乎成了李莎在节目中的常态,甚至还因此登上了央视。“当前,山东经济要发展,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许多民生问题也急需解决,节目这么做,就是要倒逼各部门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李莎说。
据此,你认为《问政山东》栏目的开播具有怎样的意义?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1)我国何时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2)材料启示我们教育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3)实现划线部分的目标,我们要打造怎样的社会治理格局?
26、2015年暑期,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异域风.中华魂”中外文化交流社会实践服务团18名成员分别前往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学习语言文化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学生用英语表演了《罗密欧与茱丽叶》片段,介绍了“昭君出塞”、“苏武牧羊” 、和宗教建筑……;外国学生用汉语表演了《红楼梦》片段以及他们国家的民歌、服饰等,引来阵阵欢笑。场面十分感人。
27、材料一:在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湖北省教育厅正在全省中小学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打牢我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根基。材料二:某制约厂不重视技术创新,高价购买国外药品的现成配方,生产成本加大,药价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受挫折,濒临倒闭。
(1)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28、 时间记载着奋进的足迹,2019年对于中国发展意义非凡,2020年我们信心百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历经40多载改革开放,我们迎来了新的奋斗起点。沿中国道路前行,向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疾驰快进,我们书写的未来将无比精彩,我们肩负的使命无比神圣!
站在新起点,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请你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