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通化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彰显出自信中国人(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2、“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之所以强调文化,是因为中华文化

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支撑   

③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近几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各地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充分体现了我 国在经济发展方面

A.已经建设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各项权利[

4、漫画启示政府部门要(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升自身信用

C.严格依法行政

D.推进政务公开

5、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表明(     

①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适应社会需求,推动法律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监督权

④厉行法治要推进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悄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     

A.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中国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7、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自己的自觉信仰。下列有助于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是(     

A.小晨积极参与社区反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

B.小璨密切关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赛事进程

C.小岳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校园周边道路拥堵问题

D.小程踊跃报名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并为班级争得荣誉

8、漫画《培育民主之花》启示我们:有事好商量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

C.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能满足公民在政治上的各种需求

9、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展现了盛唐美景,李白、杜甫、高适等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下面关于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③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印度尼西亚,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铁梦正在实现;在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国父隧道项目结束了南亚地区没有水底隧道的历史;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实现了当地人快速通勤南北国土的夙愿……一条铁路、一个隧道、一座大桥尽显中国智慧,这不仅联通了地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更是在行“天下之大道”。这表明(     

①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中国努力扩大与多国利益的交汇点,统领人类进步潮流

③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主动作为

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自己的自觉信仰。下列做法有助于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是(     

A.小齐搀扶老人过马路

B.小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

C.小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D.小石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校园附近路段交通堵塞问题

12、善治源自我国传统儒家观念。西汉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曾说道:“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下列关于善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勇于变革就能在全社会实现善治

B.善治保障了人们在社会政治领域绝对的言论自由

C.善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善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13、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补短板、兜底线,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这一成就(     

①体现我国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②标志我国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④极大提高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开始施行,新法紧密联系生态环境执法实际,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材料体现了(     

A.行政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B.我国强化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观念

C.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

D.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5、下列对图中公民参与民主活动解读正确的是(     

A.民主监督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B.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C.人民可通过民主监督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16、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全国生态日(     

①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②表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果

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④仅能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下列关于改革与创新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B.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

C.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品质

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8、从吃饱穿暖的“吃了吗”到自主择业的“下海了吗”,从投资理财的“炒股了吗”到休闲娱乐的“去哪玩了”……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见面问候语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①改革开放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世界

③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涉及居民865万户,本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在支持增加停车位、加装电梯、扩大绿化、发展养老、保洁等社区服务,完成从“有得住”到“住得好”的转变。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①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群众居住条件差异,实现同步富裕

②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③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说明了党和政府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以下经典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友善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敬业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国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为配合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泰州市将对驾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依法“开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泰州市《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通告》,从2020年8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头盔,违反本通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处警告或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有人认为:“只要加大对驾乘电动自行车的检查处罚力度,人们就会自觉佩戴头盔。”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要求,某校九年级学生积极开展“我与依法治国”学习宣传活动。小明认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因此只要国家机关厉行法治就能依法治国,与我们公民无关,我们没必要参加。”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3、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科教兴国铸辉煌,科技强国已实现。

教育优先无淡忘,创新才能永兴旺。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九年级二班正在开展“与法同行——建设法治中国”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2)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是什么?

(3)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请你探究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4)生活在法治社会,青少年怎样与法同行?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态法庭,顾名思义是指专门审判涉及自然生态环境案件的法庭。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多个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揭牌,开启了司法护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入推进.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9)》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1353个,其中环境资源审判庭513个。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我国立法机关全面加强民生立法工作,从个人所得税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完善,到有着“公民权利保护宣言书”之称的民法典出台,我国的立法工作打上了新时代“为民立法”.“以民为本”的鲜明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1)生态法庭的设立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

(2)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了怎样的智慧选择?

(3)结合材料请回答,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4)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是什么?

26、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材料一的阐述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的?3分

材料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全民阅读。为此,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首次提到了要建设书香社会发展智慧城市等新观点。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13年便加入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行列,2015年书香中国万里行行动也在苏州正式起航。

2结合所学教材知识,说明国家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

3请结合九年级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中学生如何响应建设书香社会4分

 

27、材料一: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材料二:2016年5月30日上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党中央、国务院当前为什么重视科学技术工作?

⑵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拥有十几亿的人口的大国,资源相对短缺,经济文化落后,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什么?

⑶“中国航天亮点纷呈、璀璨夺目”是实施哪些发展战略的结果?

⑷要进一步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哪两个创新?

⑸青少年怎样做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28、【追求民主价值】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型民主的国家。根据你的理解与感悟,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_____。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 _____

(2)我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有:

_____ (根本政治制度)。

_____

_____

_____

(3)在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和途径有:

_____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