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法治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学生( )
①积极了解法律程序规定②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③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④充分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看病时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时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时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秩序( )
①明确了规则的具体内容②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需要自律和他律去维护④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培育和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据此,下列中学生做法正确的是( )
A.中学生郑某在公园捡到他人丢失的手机,及时报警寻找失主
B.中学生王某在学校遭到他人侮辱、殴打,出于害怕忍气吞声
C.中学生刘某妈妈在小区里制止他人高空抛物,他劝妈妈不要多管闲事
D.中学生朱某在考试时发现朋友作弊,为了友谊主动隐瞒
4、下面是初中生小林的生活点滴记录及自我反思,其行为及反思都正确的是( )
A.学习之余,主动帮妈妈做家务
——尽孝在当下,既弘扬了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又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
B.因为不想做课间操,就去老师办公室帮忙打扫卫生
——既关爱自己,又体谅老师的辛苦
C.小组合作学习时,只愿意和学习好的同学一组
——有利于“比学赶帮超”,让自己更快地进步
D.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主动去当班级拉拉队队长,给班里加油
——尽己所能,勇于担责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之所以要“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的原因( )
A.要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C.要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支撑
6、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启示我们( )
①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
②小区物业要加强管理,惩处“占道”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社会关注,如何做到不枉不纵,精准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此作出重大修改,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规定12周岁以上低龄未成年人根据其所实施犯罪行为严重程度,应当负刑事责任。以上修改说明( )
①规则可根据需要任意改变②未成年人不再受特殊保护
③规则与时俱进,适应社会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明辨是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是( )
A.小清发现一化工企业向地下偷排工业废水,立即举报
B.中学生小良无意间把自己的QQ密码泄露给网友
C.在黄河滩涂放生红耳彩龟
D.小明劝阻朋友上传我国军事设施图片到网络
9、如图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
10、心向阳光,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寒冷;手捧玫瑰,也是正能量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下列能体现青少年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把家庭作业答案通过QQ传给同学
B.坚决抵制网络信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C.依法惩治网上散布不良信息的行为
D.实名注册成为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
11、2023年4月,故宫出版社推出首套AR数字空间场景交互式电子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喜爱故宫和关注传统文化技艺的公众,在手机屏幕中,即可开启关于故宫古建领域传统修缮技艺有趣的、专业的、互动的新体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②努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网络形成了经济发展新方式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 单元题目 |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
A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
B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
C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
D | 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13、图示法是有效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4、情境对话:以下为小霖生活中的某片段,他与奶奶的对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 )
A.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B.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C.许诺的事情要做到
D.学会真诚待人做事
15、小勤想通过捡废品卖钱补贴家用。于是,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对于小勤的经历,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违法无小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B.不知者无罪,无意犯法不应该受到惩罚
C.要有法律意识,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16、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以下漫画所体现的违法解读正确的是( )
A.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B.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
C.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D.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17、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②在“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在公共场所追逐嬉戏打闹、放声歌唱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在进入火车站时,人们应当排队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要社会秩序良好就能杜绝混乱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生活中有很多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在生活中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②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③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雅雅是同班同学蓉蓉的表姐,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她们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B.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C.地缘关系与法律关系
D.业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21、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人们的自由。
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之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参与进来。
22、请你辨析:
理智看待不公平,追求公平要努力。
公平正义难实现,不用追求与维护。
23、 近年来,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涌现在城市街头,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遭遇“成长的烦恼”:乱停乱放、随意破坏、被人上锁等。针对此事,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认识,请针对以下观点进行辨析。
24、 2017年某市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5月1日,多校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
(2)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我们应怎样做?
25、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冷漠”这个人没有养成哪一种亲社会行为?
(2)请你说一说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
(3)“我们是社会人”,告诉我们社会化通过哪些途径实现?
26、芯片之争•科技角力
在当前全球产业格局中,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作用愈发突出,围绕半导体芯片的国际博弈日益加剧。
为维护霸权地位,美国国会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企图重塑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以对抗和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崛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不是哪个国家可以逆转的,我国正确应对,背水一战,中国芯片产业将涅槃重生,美国的“芯片铁幕”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1)芯片之争实质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围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科技创新的不足?
(2)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该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3)打赢芯片战争,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请问青少年应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宪法序言指出: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1949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材料二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的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四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全国80%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
(2)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材料三 2016年7月11日,北京市就召开了第一届中小学生“模拟政协”会。有一名学生在“模拟政协”会议中提交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提案,获得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被政协委员带上了全国两会,成为正式提案。2021年年底,北京市共有1028项青少年模拟提案进入初筛环节,最后选出58份模拟提案提交北京市政协全会。
(3)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的宪法原则。
28、在社会中,我们每天面对许许多多的诱惑,接触到的事物也很多,各种各样的新潮娱乐、时尚服饰、热门读物、当红明星等流行因素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好奇心极强的青少年。
(1)你经常接触到社会中的流行事物的途径有哪些?请举出三个来。
(2)我们要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社会流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