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威海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暑假期间某校开展了“赴南京研学之旅”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山陵、雨花台、大屠杀纪念馆、南京科技馆等地,途中相互照应,在景点自愿捡拾垃圾和维护秩序,受益匪浅。学校开展此活动(     

①有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②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任何意义④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帮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下列与题意相符合的有(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③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22年11月1日,河南周口一女孩从5楼坠下,特警郭龙展用身体当“肉垫”救下女孩。郭龙展腿部3处骨折,女孩无生命危险。郭龙展的行为体现了(     

①我承担,我无悔②用责任担当书写生命的意义

③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④负责任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在网络上发表威胁国家安全的言论

B.窃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C.某企业向锦江河排放工业废水

D.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同学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小刚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总是喜欢带味道很重的食物进场

②小强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③小明放学回家,发现街道上有人私搭乱建,立即拨打城建热线反映情况

④小红在图书馆边看书边在书上乱写乱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对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②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能够有利于我们人际交往的养成④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暖心动作传递真情。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③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④尊重他人的内在修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八年级的学生小军一向自诩为“佛系青年”,崇尚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生活上依赖父母,作业抄袭同桌,班级活动更是不想参加……一学期下来,小军多科不及格,综合评价也是最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要积极担当责任

②对自己负责,这样就定能承担各种责任

③对自己不负责任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④生活有很多选择,没必要让自己太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纪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遵守社会规则就无法享有自由

C.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规则的实现

D.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社会规则,杜绝不良行为

11、中学生小玫有每天写日记记录生活的好习惯,以下是她日记中的部分内容: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使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我在网络上就小区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出了建议,还收到了环保部门的回复,成就感满满!

上述日记内容说明小玫做到了(     

A.遵守社会规则

B.合理利用网络

C.自觉遵纪守法

D.积极改进规则

12、“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的回信中,我们感受到(     

A.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B.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C.努力就有改变,只要通过不断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D.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13、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小王销售盗版“冰墩墩”挂件被罚款5000元——民事违法行为

B.照相馆未经小莉同意,私自将她的艺术照展出宣传,以招徕顾客——行政违法行为

C.常某向境外人员泄露军事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刑事违法行为

D.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刑事违法行为

14、“00后”被有些人贴上了“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的标签。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A.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

B.依然我行我素,追求自我个性

C.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D.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担责能力

15、1971年,25岁的蒙古族妇女尼玛响应号召,带着儿子从200公里外的老家搬迁到中蒙边境,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守护边境。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儿子哈达布和从母亲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着巡边工作。多年来,母子接力守边护边,累计巡护边境线18万多公里,向边防连队报告多起边境可疑人员行迹,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上千人次。尼玛母子的行动(     

①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②彰显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体现了只有守边护边才能维护国家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小成是一名初三男生,在同学的带领下到网吧上过一次网,网上丰富的内容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乐园,网络游戏更像黑洞一样吸引着他。从此他对网络是“一网情深”,欲罢不能。为了到网吧上网,半年内他偷了父母3000多元钱。后来,为了有钱上网, 小成和网吧认识的“朋友”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小成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一案例给我们青少的启示是(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生活中的雷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某市慈善总会收到一笔捐款,署名是“顺其自然”,落款地址则是不存在的中山路1号。这已经是这个神秘的捐款人“顺其自然”连续第23年向该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上千万元。“顺其自然”的捐赠行为是(     

A.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B.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C.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表现

D.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18、下图漫画中司机的行为(     

①体现了其规则意识淡薄               ②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③违反交通法规,理应受罚            ④能够展现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某地一名交警弯腰给一位过马路的孕妇系鞋带的暖心场景,被路人拍了下来并发到网上,获得网友纷纷点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要传播正能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③要积极帮助他人,追求社会点赞④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暑期,各地气温持续攀升。穿梭街道的外卖员、保障安全出行的交警、奋战工地的建筑工人、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保供抢修的电力工人……许多劳动者,不惧高温坚守工作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默默贡献力量。这些劳动者的责任主要源于(     

A.对他人的承诺

B.职业要求

C.风俗习惯

D.道德规范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有这样的规定:……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这违背了平等的价值准则。

判断:

理由:

2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就是最重要的规矩。对于遵守规则,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两个同学展开了辩论。

甲:“遵守规则,关键靠自律,他人监督作用微乎其微。”

乙:“遵守规则,关键靠健全监督体系,自律是靠不住的。”

针对两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辨别分析。

23、中学生小单个子不高,学习成绩一般,没有什么兴趣好,是学校中、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就像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滴,微不足道。他说: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可以离开个人。

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单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这不仅是庄严的仪式,更是神圣的承诺,以责履誓、以行践诺、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学习完有关宪法的知识后,八(1)班学生召开“模拟宪法宣誓,保障宪法实施”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简要说明宪法宣誓仪式的必要程序。

(2)请你感悟誓词,写出举行此次模拟宪法宣誓活动的意义。(至少两个方面)

(3)模拟宪法宣誓后,谈谈你打算如何把宪法至上的原则落实到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至少两个方面)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4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有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

(1)国家安全有哪些重要作用?

(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和基础分别是什么?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指出,经过近代以来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

(1)请写出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两点即可)

(3)少年强则国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你打算怎样做?

27、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推动学生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某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所在的班委会决定组织部分同学到广场上宣传宪法知识,请你为本次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结合“坚持宪法至上”的相关内容,请你列一份有关宪法的宣传提纲发给过往的群众。(至少三点)

(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8、    材料一:为阻断疫情向学校蔓延,2020年2月,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物联网+教育”“停课不停学”活动。但在一些偏僻的山村,因为没有网络信号,孩子们没有条件上网课。湖北的两个七年级女生为上网课,在离家300米的山坡上找到一个信号稍微稳定的地点认真上起了网课。对此,有网友评论,一堂网课“网”住了多少个孩子的前途。

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材料一彰显了网络有哪些积极作用?

(2)我们应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3)中学生也是网络生活参与者,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