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哈尔滨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您所拨打的手机实名登记机主已被人民法院发布为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段铃声是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全省5865名失信被执行人设置的“失信彩铃”,“老赖”的亲属、朋友等只要拨打他的手机就能听到这么一段铃声。专门为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     

①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②有利于督促失信人履行义务

③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④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一位妈妈因担心孩子在飞机上吵闹影响他人休息,给同行乘客赠送了耳塞、糖果等小礼物。该行为被机上众人称赞,这是因为(     

A.谈吐文雅,以理服人

B.真诚相待,诚实守信

C.礼贤下士,平等待人

D.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下列选项能体现出他律的是(     

①溺爱之子不成材,小苗不修不成树②即使没有交警查酒驾,小李也坚持喝酒不开车

③警察叔叔在交通路口检查来往车辆④小明经常反省自己,自觉纠正自身错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背道德行为

5、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完成研学任务,对东江纵队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参观这样的活动对中学生而言能够(     

A.学会文化鉴赏技能

B.养成高尚品德行为

C.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从中获得精神滋养

6、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是(     

A.小红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亮和小明在课堂上和班会上随便讲话

C.小丽从不在教学楼走廊里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

D.小朋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7、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电影院,我们是观众;由此可见,人的身份是在____中确定的。(     

A.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

C.工作关系

D.家庭关系

8、2023年11月,张女士在某健身馆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张女士对该商家进行了起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起诉麻烦,聚集亲朋强行索赔②也可以到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③公安局负责对该案件进行审理④这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放弃美国高薪,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立下誓言:“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他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这说明了他(     

A.维护了国家安全的权利

B.为自己名誉与利益而奋斗

C.淡泊名利,追求自身价值

D.对祖国怀有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10、在2023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又见“香精大米”。安徽寿县的某米业通过违规添加香精等方式来加工大米,赫然印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等字样,但与泰国毫无关系。某米业的行为(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②违背了诚信经营的生存之道

③没有做到运用诚信智慧        ④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小王销售盗版“冰墩墩”挂件被罚款5000元——民事违法行为

B.照相馆未经小莉同意,私自将她的艺术照展出宣传,以招徕顾客——行政违法行为

C.常某向境外人员泄露军事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刑事违法行为

D.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刑事违法行为

12、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落实课程内容有利于(     

①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劳动习惯,切实提高劳动意识

②让学生投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更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③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转变劳动观念,涵养实干精神,建立健全国家劳动法律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从风雨无阻、辛勤劳作的农民,到脚踏实地,精研技术的车间工人,从奔忙不息、勤勤恳恳的快递小哥,到真诚付出、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到筑梦路上的创业者……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实干善干,换来收获与喜悦,实现理想与价值,这表明(     

A.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B.实干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因素

C.要积极发扬实干精神,谋求个人利益

D.只要肯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14、小德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去超市购物,商品琳琅满目;去景区旅游,风景如画;去博物馆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回到老家,农田里茄子、豆角等硕果累累;看新闻联播,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此,你的感受是(     

A.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B.我要一心只读圣贤书

C.学习没有用,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D.社会很危险,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5、2023年9月18日上午10时至11时,曲靖市政府组织实施了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此次防空警报试鸣发放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信号。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A.始终把国防安全放在第一位

B.只增强青少年对国防安全的认识

C.增强全市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

D.提醒全市人民记住九一八事变的时间

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要求我们(     

①不负党的期望,肩负时代使命

②要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③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④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说明(     

A.生命是不可逆的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来之不易

D.生命是短暂的

18、2023年7月4日,山东烟台男子刘某因抖音个人账号上多次捏造视频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7日。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拒绝网络交流,自觉抵制一切谣言

B.广泛浏览各种网站,接受所有信息

C.主动和公安机关一起处罚造谣行为

D.提高辨析信息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19、“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可见(       

①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要受人尊重,主要是为了发挥自己优点

③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你朋友的妈妈在超市门口结账时,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超市工作人员将她带到办公室询问,并强迫她接受检查。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你可以向朋友提出的建议有(     

①证明清白就好,不必为此烦恼       ②找人大闹超市,自己讨回公道

③寻求法律帮助,找到维权途径       ④学会冷静处理,依法维护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小强因上学迟到受到班长小威的批评,他就故意在同学中捏造小威在新华书店偷窃书籍。小威找小强论理,小强却说:我有言论自由,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请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强的观点。

 

22、在复习《权利义务伴我行》一单元时,思品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以下名言,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辨析以下名言:

(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2)“权利就像橄榄球,我要抢到手,随心所欲;义务就像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不关我的事。”

23、自2020年新冠肺炎暴发以来,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我国积极推进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不少群众积极参与但也有少部分人仍心存疑惑,认为自己不接种也不会被感染……对此两位公民这样认为:

公民甲:只要大多数人接种就可以了,我个人接不接无关紧要。

公民乙:只有全国免疫屏障完全建立起来了大家才会好。

请你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对这两位公民的观点进行点评。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一:在学校里,部分学生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时有发生,如课堂捣乱,随意说话;背地里经常议论老师,说老师的坏话;见面时不跟老师打招呼,形同路人;老师批评时当面顶撞、谩骂,甚至与老师动手……对于这一现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指出,孩子的道德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不会尊重别人,可能是他没有学会尊重;他可能没有体验过被尊重,只有被尊重的人才会尊重别人。专家还指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是今后真正得以立足的关键。

材料二:市民李先生准备货款买房时,发现自己被列入了银行的黑名单。原来,李先生因多次不按期归还货款,信用卡透支超期,且长期不归还。银行告知他,他之后将不能在银行货款,不能办理信用卡不能开公司,不能货款买房买车。“真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专家说“学会尊重他人是今后真正得以立足的关键”?

(2)为什么材料二中的李先生会“处处受限”?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践行诚信?

25、材料一   2017年5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的通知》。某校为此举办了“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学宪法——下面是活动展板。

(1)国家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2)在我国宪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

材料二   讲宪法——学校举行了“宪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

26、【致敬诚信人物】

2021年2月5日,浙江丽水90岁高龄的“诚信奶奶”陈金英来到金华老家,递给侄子陈其德7万元钱,还清了她十年借款里的最后一笔,这也是陈金英80多笔共计350万元欠款中的最后一笔。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她说:“债都还掉了,这算是高兴了,做人最后债还不掉,被列入黑名单就不好了。”诚信不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向陈奶奶这十年的坚持致敬!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向“诚信奶奶”学习,做一个诚信的人。

27、   2018年的冬天,太原突如其来的降雪让两张暖心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张照片拍摄了雪天的公交站台放着一捆拐棍,上面还留有一张字条;另一张照片则清晰地拍到了字条上的内容,上面写着:“今天风雪大,路又泥泞,老人走路困难,‘爱心拐棍’帮您大忙……这里有几根拐棍,需要的话请您随手拿走使用。随便使用,不花钱。”

这两张照片背后有着一个感人故事:一位75岁的老人,坚持20年制作上万根“爱心拐棍”,这位老人不图别的,就想凭借着自己的一点手艺做更多拐棍,让腿脚不便的人们出行方便。这位制作“爱心拐棍”的老人引发了网民热议和称赞。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对这位老人的行为进行评价。

(2)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向这位老人学习?

28、雅安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切实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全国共有115家基金会参与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合计16.96亿元,各家基金会组织数十只民间专业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搜救、转运伤员等工作,同时积极调配灾区急需的饮用水、方便食品、药品等物资,搭建急救帐篷、简易安置房等。

(1)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3分)

(2)雅安台主播陈莹婚礼遇地震穿婚纱报道灾情;原定4月21日结婚的成都军区某部队军人卓佳归队待命;母亲地震中去世,护士张艺川含泪告别返回医院救伤员……他们的选择对我们维护公共利益有何启示?(3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