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帮助他人需要倾其所有
B.我们必须为他人提供物质帮助
C.关爱他人一定会得到回报
D.关爱不分大小,贵在善意
2、皮某出于个人情绪和主观推断,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发布了柳某照片,并配上关于柳某隐私及带有侮辱性的文字,饱受困扰的柳某愤而诉诸法律。法院依法判决皮某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朋友圈骂人被罚说( )
①自媒体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②网络言行也要文明有度讲道德
③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④朋友圈骂人必将受到刑法处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为了畅通消防通道这一“生命通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小区物业要为畅通消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B.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更改消防通道
C.小区物业要严格执法,惩处占道停车行为
D.每个公民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张某受录像的影响,想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同学李某在校门口抢劫低年级同学的零花钱。下列对张某的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张某的行为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犯罪行为
B.张某应当向他人要钱
C.张某的行为并不触犯法律
D.张某在劫富济贫
5、学校举办体育节,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辉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后因小辉怕影响学习成绩,不想参加。我们应该告诉小辉( )
A.有些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B.做好做不好都无所谓
C.要根据回报的大小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态度
D.小辉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的规定
6、作为学生会会长的小慧不仅要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要管理班级事务、参加学校的合唱团训练、帮助同学温习功课……太多的责任让她觉得很烦恼。作为她的朋友,你会这样开导她( )
①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要义无反顾地承担
②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应该积极地对待
③对于被动承担的责任,不用那么认真对待
④为了减少烦恼,要学会推卸一部分的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2年4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驾驶机动车时禁止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违者扣3分,罚款200元。对此同学们有了不同的看法,下列同学看法正确的有( )
①小军:这一新规的实施,限制了我们的自由,约束了我们的权利
②明明:这一新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保障人们享有自由
③字辉:这一新规有利于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保障到他人的、社会的、国家的利益
④高高:这一新规不合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A.小军和高高
B.小军和明明
C.明明和宇辉
D.宇辉和高高
8、《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体现了(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礼貌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就可以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班级周一大扫除,八年级学生李某在擦窗户时,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一块玻璃。事后,她主动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为教室换了一块新玻璃。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有过失时,勇于承担过失是负责任的表现
②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无责一身轻
③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就一定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敢承担自己的过失所导致的后果更能考验人的勇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据媒体报道,2023年6月,在浙江宁波,小徐丢了一部苹果7手机,联系上捡到手机的某中年妇女后,对方开口索要2000元酬谢费。双方见面后,协商未果,无奈之下小徐将中年妇女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手机。如果你是“小法官”,对中年妇女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A.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B.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属于一般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刑事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11、符合关系示意图的是( )
A.①行政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犯罪
B.①驱逐出境、②附加刑、③刑罚
C.①道德、②法律、③规则
D.①协商、②调解、③诉讼
12、“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 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凡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新时代,我们讲“四个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这表明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 )
①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②废除规则中不合理的要求
③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④只要求他人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是我国著名防空武器专家,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研制,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C.个人利益永远大于国家利益
D.只有名人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16、尊重他人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做这一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以下情境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①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
②发现小区路灯存在故障,小乐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物业
③发现朋友在朋友圈给别人起绰号,小海及时提醒朋友纠正错误
④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仍主动问老师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恰当的是( )
①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②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
③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 ④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为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我市多所小学在劳动节前夕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人世间美好梦想,都要通过劳动实现②国家的建设成就,都是用劳动换来的
③实干兴邦,体力劳动者更值得我们尊敬④劳动光荣,劳动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应该( )
①服务社会,乐于助人
②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③重形式轻过程,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④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主题( )
“生命,为祖国澎湃。——黄大年”:“国家需要的,就是我的专业。——于敏”
A.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不用考虑国家利益
C.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D.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2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广大人民不懈追求的核心价值。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公平正义的认识,请你辨析:
22、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进入了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保护了我们头顶上的安全;它还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这些规定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据此,有同学认为:民法典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公民可以随意行使权利,不必履行义务。请你对此予以辨析。
23、 2020年2月4日,四川兴文县人涂某,24岁,通过其拥有的400多人微信朋友圈发布恶意言论,造谣生事、辱骂钟南山院士,发布仇国言论。广东中山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开展研判抓捕,在出租屋内将其抓获,并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请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涂某的言行。
24、违法无小事,我们应如何在生活中加强自我防范,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5、小雯父亲的工资被“老赖”长期拖欠,经多次上门索要却无果。
小雯父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讨回公道?
26、当前,随着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流行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了“日潮韩流”的现象。在校园内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等,小毅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了红色,衣服也成了所谓“张扬个性”的怪装,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1)小毅的做法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如何克服这一心理的消极影响?
27、改革开放的地位?
28、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