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哈密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刑罚方式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2、杭州亚运会公众售票官网2023年7月12日发布亚运文明观赛礼仪。礼仪要求,观众在比赛的发球、发令时,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运动员;对精彩比赛可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不能喝倒彩或起哄……从材料中我们感受到(     

①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能促进比赛有序进行

②文明观赛体现个人的内在修养、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文明观赛体现对运动员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尊重

④做文明有礼的观赛者,需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       

A.多学习网络上的信息,尽量少关注生活与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与学习,全方位地维护各种信息安全

C.沉浸于网络生活之中,提升实际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D.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利用互联网优化我们的学习

4、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通过大数据等手段,为贫困学生发放餐补,无需学生申请,不公布名单,而是偷偷打进他们的饭卡里。高校隐性资助贫困生,给我们的启示是(     

A.物质帮助比精神关怀更重要

B.关爱他人时,要讲究策略

C.关爱他人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要相互关爱,传递正能量

5、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火爆开幕,互联网直播成为国民观看世界杯的主要方式,通过互联网,大家不仅能观看直播赛事,也能通过短视频等内容看到赛场内外的人和事,互联网平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世界杯。这表明网络(     

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祖国,“祖先的国度”;祖国,“亲爱的妈妈”;祖国,“亲爱的家园”。人们用这些美好的话语赞美租国。这说明(     

A.人人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B.爱国主义是诗人才具有的情感

C.赞美祖国是爱国情感的唯一表现

D.人们怀有对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7、以下案例中,体现当事人依靠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是(     

①道路两旁的绿化植物被人搬走了,陈某打电话给媒体要求曝光这些丑陋行为

②李某发现超市长期将新鲜蔬菜和即将过期的食品捆绑销售,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犯消费者权益

③贾某与某公司存在债务纠纷,先后多次用车辆堵塞该公司消防通道

④因家里积蓄被自己外甥骗光,张某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山东泰州的一家餐馆承诺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晚餐,只要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个地方坐下,吃完可以直接走。此举启发我们(     

A.关爱他人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毫无保留

B.要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关爱他人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内心感受

D.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必须提供各方面支持

9、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节目带领同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经过60年的奋斗,在一片荒原上种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故事,这能让同学们感觉到(     

A.承担责任就要放弃个人一切权利

B.只有人尽其责,才能共建和谐美丽社会

C.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承担责任只能获得精神的回报

10、马某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充电中的电池突然爆炸起火,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马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强制措施才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B.安全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

C.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都需承担刑事责任

D.社会规则是基于人们的默契与共识形成的

11、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反映的内容提醒我们(     

①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③捍卫国家尊严,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④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只重视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9月24日,杭州亚运会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最后冲刺阶段,越南选手位居最后一名仍在坚持不懈。全场观众为她加油鼓掌,掌声“陪伴”她游到终点。对赛场“掌声”认识正确的是(     

①掌声体现了文明有礼,反映了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掌声维护了赛场规则秩序,体现的是社会法治水平

③掌声表达了对拼搏精神的肯定,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④掌声彰显了国民素质,展示了文明有礼的国家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以下行为属于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①小赵外出游玩时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并分享给朋友

②小李参与宣传《反分裂国家法》

③小王发现,有人在互联网散布危及国家安全的反动言论,立即拨打电话12339

④小陈举报网上泄露国家经济情报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小明和同学一起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小明的行动说明(     

A.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定能健康成长

B.我们不应花时间来参加社会生活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D.个人的渺小力量对社会作用不大

15、“书生意气,年少轻狂的我,如何变成钢铁锋芒?”时代的回答是:投身军营,把青春推上枪膛,用自己的汗水、智慧和付出,壮大中国力量。由此我们感悟到(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③青年一代要和祖国、时代共同奋斗④青年只有参军报国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表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③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安邦基石——武汉国家安全教育展”是全国首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通过可移动的图文展板,走进社区和学校。重视国家安全教育,是因为(     

A.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文化安全为宗旨,人民安全为根本

B.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C.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D.提高公民国家安全意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

18、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成功的途径有千万条,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下列选项与这两句话揭示的深刻道理相符合的是(     

①独木难成林②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一定能成功

③一花不成春④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③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关于诚信说法错误的是(     

①诚信是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需要信守承诺,勇担责任

③大丈夫不拘小节,偶尔失信无须大惊小怪④有关他人隐私,我们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在学完了宪法知识后,某校八(2)班举行了一次以“宪法”为主题的辩论会,有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制定的,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所以全体公民必须遵守。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且宪法与我们相距甚远,中学生不必遵守。一时间,班级里同学们议论纷纷……

辨析以上观点

22、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判断:

理由:

2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进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国家要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

有人说:维护安全靠国家,与你我没关系。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课堂上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难点,这时有几位调皮的男同学又说又笑,影响了课堂秩序,王老师非常气愤,他认为张强同学带头说笑且闹得最欢,就点名严厉地批评了他。可张强认为老师是当众给他难堪,就大声与王老师顶起嘴来,并指责老师为什么不点其他同学,只点他的名字。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王老师让张强先出去,张强就是不出去。无奈之下只好把班主任叫来才领走了张强。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1)王老师在课堂上批评说笑的同学对不对?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3)假如王老师确实误解了张强同学,张强应该怎样与老师沟通?

(4)针对这一案例请同学们说说师生交往对我们的影响和要求?

 

25、材料一: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中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资料,解决难题,同时有助于师生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材料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不良网站含有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信息,许多网络游戏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题,有些青少年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缺乏分辨能力,使自己沉迷于网络,给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6、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强化国家安全工作,我国公布、实施了新的《国家安全法》,该法确定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国家安全?

(3)在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你建议学校可以开展什么相应的活动?

2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兰办,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外语(课程)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机构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网络海选通道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开启。

(1)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网络海选有什么重要意义?

(2)你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28、【做遵守规则的人】

材料   虽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民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你校法治宣讲团将要举办一次“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宣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危害。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