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濮阳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广东省海丰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李某、张某等九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案,法院分别判处李某、张某等9名被告人两年有期徒刑至十年有期徒刑不等刑罚。基于此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如图是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假期作业清单。这份作业清单有助于学生(  )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尝试参加一次生产劳动

作业3:到名胜古迹观光游览

作业4:参与社区助残帮扶活动

①体验社会生活,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②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升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④通过关爱和帮助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首次以网络视频形式进行,记者和代表们“隔空”对话,别样精彩。可见,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是(     

A.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B.网络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C.要依法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4、扫码骑走、随取随放、经济便捷的特点,让共享单车深受市民喜爱。可是随着共享单车投放量和使用人数的不断增加,乱停乱放、违章骑车等不文明用车现象时有发生。市民想要更好地使用共享单车就要(   

A.自觉遵守使用规则,规范使用共享单车

B.随骑随停,方便就行

C.把共享单车装上私锁用

D.严厉打击查处违规停放共享单车的行为

5、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劳动创造财富,认同劳动贵贱才会认真学习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接受劳动教育,决定着未来是否成才

④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利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在一起涉及生物安全的案件中,国家安全机关发现,境外某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招募志愿者,大肆搜集各地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并要求参与者把数据传输到境外。你如果收到这类信息,应该(     

①拒绝,并向安全机关检举②接受,在收集信息中长见识

③潜入该组织内部进行斗争④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杭州的谢先生带孩子乘公交车回家,车到站时下起了大雨,本以为会和孩子淋雨回家,没想到公交车司机递给他一把雨伞。谢先生十分感动,事后定做了100把“爱心伞”寄到公交车公司。对此,你的感悟有(     

①要宽容他人,严于律己②要学会感恩,传递正能量

③要体谅他人,助人为乐④要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现在有很多商店、社区、小区提供“诚信服务”:校园内诚信小店,无人看守运营3年,售卖的商品一件没丢;社区便民爱心伞“上岗”9个多月,居民有借有还;住宅区的阅览室,借书无需押金无需办卡,近8年没丢过一本……这说明(     

A.每个人都能讲诚信

B.公民的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C.践行诚信是社会的事

D.践行诚信是企业应该坚持的

9、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句话表明(     

A.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B.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走向成熟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10、对于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完全限制了男子打电话的自由

B.男子遵守规则,就会失去了打电话的自由

C.男子享有自由的同时也应接受规则的约束

D.对自认为不合理的规则,男子就不必遵守

11、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告诉学生,“非传统安全”是指政治、军事、国土安全之外的国家安全。下列属于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的是(     

A.海关查扣了李女士从境外购买回国的水果

B.小王旅游途中制止了游客拍摄军车的行为

C.国防哨所民兵杜叔叔十年如一日戍守边疆

D.某军事基地工作人员从来不透露工作细节

12、地铁站里,站务人员认真细致做好服务,全力保障乘客正常出行;大街小巷中,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辛勤清扫,用心守护城市洁净;故障现场,应急人员争分夺秒抢修设备,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国庆假日期间,许多人默默坚守,换来假日祥和。这说明(     

①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②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③职业越丰富,发展前景越广阔④我们要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因60多年前的一句承诺,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一家五代人,代代相承,岁岁祭扫红军墓,用坚守诠释了(     

A.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B.与人为善,传递温暖

C.明理遵规,友爱互助

D.笃守承诺,薪火相传

14、一名女乘客带着4岁的孩子乘坐动车,而座位却被一男子霸占,男子称“要吃面”拒绝让座。有关部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对该男子作出罚款200元、180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的处罚。该男子的行为(       

①扰乱了公共秩序 ②属于犯罪行为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A.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

B.车辆少的时候闯红灯

C.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检

D.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

16、为了缓解看病挂号难、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深圳本土企业开发软件“健康160”,以互联网手段连接医院、医生和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等医疗服务的平台。该互联网平台能(     

A.保障所有人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B.使寻医问药和看病问诊变得便利快捷

C.消除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D.拓宽民主渠道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7、2023年10月1日,《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施行。该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粮食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出这一系列要求,是因为(     

A.粮食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交易

B.粮食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C.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D.粮食产量随着科技进步而日益提高

18、全国新编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讲述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危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行为依然存在

B.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土安全

C.当代中学生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D.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19、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看电影时,和同学大声交谈

B.骑车上学,为赶时间,闯红灯

C.在景区游玩时,随手丢弃垃圾

D.乘坐公交车时,主动给孕妇让座

20、观察漫画《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其寓意是(     

①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②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④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在某大学,一个学生要是在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足2.5元,这名学生就会引起校方的注意。校方在主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就会有每月160元或者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 账户。据说,通过这种隐形资助的形式,这所大学3年间为3600多人次贫困学生发放补助款64万余元,以每人每餐消费3元计算,解决了很多贫困学子的吃饭问题。据此,有网友说,物质帮助比尊重更重要,不必隐形资助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尊重”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2、有同学认为:只要企业做到诚信生产诚信经营,就能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3、在道德与法治课前的新闻播报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小兵对同桌说 “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情节不严重,违法也没关系,不会被判刑的。”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网络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推动了社会进步。世界因网络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网络而更加丰富多样。但是,网络也带来一些问题,出现很多弊端。因此,我们要理性利用网络,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1)从“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分别谈一谈网络的积极影响。

(2)针对网络带来的问题和弊端,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3)请你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给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5、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26、2022年9月,某市教育委员会下发通知称即日起启动2022年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市各普通中小学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含民办学校)在校学生。

为响应号召,学校团委邀请你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与“沿历史足迹,学宪法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1)【第一站:做好准备】走进陈列馆,提醒同学们参观中的注意事项。

(2)【第二站:实地参观】结合参观活动的感受,谈一谈此项活动的意义。(三点)

(3)【第三站:以评促学】为明确活动要求,检验和提升活动实效,你组织同学们设计活动评价标准,需要完成以下表格。

“沿历史足迹,学宪法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过程表现

示例:认真观看、倾听

此外还可以:

 

活动成果

示例:能够撰写出实践活动报告

此外还可以:

 

注:评价结果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采用分项等级制加评语的方式呈现。

27、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28、材料一:近日,部分省市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在高考加分项目中,体育、奥赛等项大幅度缩减,见义勇为成为新增加分项,最高可加20分。这一格外抢眼的高考新政,不仅是对考生见义勇为行为的政策认可,也是对当下道德滑坡、正义淡漠现象的制度挽救,更是对考生一种最实惠的倡导和鼓励。

材料二: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死亡或者致残造成生活困难的,其子女在入公办幼儿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优先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在农村寄宿学校就读的,纳入国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范围;在报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时,给予适当降分录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以上人员统筹纳入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各级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应当对以上人员给予适当资助。鼓励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和省属及以下高等学校免收以上人员就读期间的学费。

(1)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谈谈你对高考中见义勇为加分的看法。

(3)你觉得见义勇为立法有哪些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