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龙岩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儿童优惠标准进行调整,将以前以身高划分优惠标准变为以年龄划分。这说明(     

①任何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地修改②社会规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③原有的规则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④规则应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东北多地遭遇强降水之时,一段四平市梨树县孟家岭镇发大水了,庄稼全淹了这下全完了的视频引发关注。经警方核实,当地并未发生汛情,而是网民李某某为吸引关注,对多年前外省洪灾视频进行剪辑、拼接、配字后发布的不实信息。目前,警方已对李某某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请完成下面小题。

【1】李某某的行为(     

A.是民事违法行为

B.正确行使了言论自由和权利

C.是行政违法行为

D.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2】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①法不可违②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

③网络无限,自由有界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以下是小思填报的报名表,由此可以推断他参与评选的是(     

XX模范评选报名表

姓名

小思

班级

八(1)班

性别

年龄

13

事迹简介:本人在学校能够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认真做事,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A.助人为乐模范

B.孝亲敬长模范

C.诚实守信模范

D.尊师重教模范

4、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①不顾侵害者与自己力量悬殊,瞅准时机,实施报复

②通过诉讼这种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③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是我国著名防空武器专家,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研制,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C.个人利益永远大于国家利益

D.只有名人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6、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

A.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只有老师的教诲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

7、中国政府网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这体现了(     

A.网络拥有无限信息。传递交流更加便捷

B.网络搭建传播平台,拓展文化交流场合

C.网络拓宽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打开人际交往空间

8、暑假期间,小明积极参加社区绿色低碳宣传活动,组织同学为边远地区贫困小学生捐赠衣物和书籍。这启示我们要(     

A.积极实践,服务社会

B.遵守制度,维护规则

C.走出国门,展示风采

D.努力学习,体味生活

9、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按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④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网络对于交友而言,只是一个工具,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远离网络

③虚拟的网络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加强自我保护,容易受到伤害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情境中,小雪做法正确的有(     

情境

小雪的做法

小雪觉得数学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很喜欢上数学课;她觉得英语老师上课单调,听不进去。

认真听数学课,用数学成绩弥补英语成绩。

放假时,同学们约小雪一起骑自行车到郊区游玩。这样既锻炼身体,又能开阔眼界,但小雪父母认为不安全所以不同意。

认真地与父母商量和沟通,达成共识,保证安全后出行。

小雪和小云是好朋友。最近,小云和同桌闹矛盾了,约小雪放学后去教训同桌。

坚决拒绝小云的邀请,并劝说小云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小雪喜欢文学创作,一次,英语老师正在讲评试卷,小雪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老师发现并且没收,还被狠狠批评了一顿。

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课后再找老师道歉。

小雪在网上认识了一名叫“小帅”的网友,他们聊得很投机。有一天,“小帅”提出要单独和小雪见面。

不告诉父母,独自约见网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2、复习法律知识版块时小王做了如下知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①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性

②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③刑罚:主刑—拘留、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揭示这样一个道理(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大网”中的一个“结点”

C.个人的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D.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1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下列选项能体现出他律的是(     

①溺爱之子不成材,小苗不修不成树②即使没有交警查酒驾,小李也坚持喝酒不开车

③警察叔叔在交通路口检查来往车辆④小明经常反省自己,自觉纠正自身错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参加服务的有3.1万余名志愿者,总服务时长达775万小时。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成都大运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由此可以看出(       

①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②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身份在社会中确定

④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我们要积极奉献服务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A.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B.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C.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D.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17、对下表中小闽“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寻求法律救助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能够尊重他人

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勇担历史重任

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古语中,体现“礼”的有(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③不学礼,无以立④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随着技术进步和通信手段普及,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给人们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国家全力进行反诈宣传,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应该(     

①保护隐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②提高警惕,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

③谨慎小心,不要使用任何网络软件④加强防范,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随着“网红打卡地”逐渐增多,直播行业的快速兴起,人们的拍照欲望和热情也一再被点燃,为了追求新奇、时尚、个性化拍照效果,通停火车者有之、高空玩自拍者有之,其中有人也因此丧命。这些案例警示我们(     

A.不遵守规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B.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C.权利的行使有界限,应自觉遵守规则

D.为维护秩序必须限制所有自由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有人说:“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必须死守陈规。”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22、有人认为:有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市民就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了。

请你运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知识进行辨析?

23、小明所在班级在一次班会上,围绕“网络的利与弊”展开辩论,请你参与其中。

正方:参与网络生活利大于弊。

反方:参与网络生活弊大于利。

请任意选择其中一方观点,结合本学期所学写出辩论词。

要求: 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②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孙中山曾说过:“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追求的,但自由不等于为所欲为。一个人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同时自由必须还要有制度保障,一个自由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法治的国度。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们应如何珍视自由?

2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各民族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 在今天,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逐步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 为什么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3)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26、   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我校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呢?

27、【致敬逆行者】

当前,疫情防控仍刻不容缓,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如松柏般坚韧,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冲锋在抗疫第一线进行检测筛查、转运隔离的“大白”们,是参与社区管控、环境消杀和民生保障的社区工作者们,是屏幕另一端认真上课的老师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享受到这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

(1)为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我们每个人应该自觉落实哪些具体行动?

(2)为什么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

28、【家事国事身边事,事事关心】

大治是一位学习的有心人,他最近记录了一些身边热点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味生活的精彩,说说你对这些做法的看法(打“√”),说明理由或感悟其中的道理。

(1)热点一:大治的同桌李芬是一位学习积极勤奋的女生,可是她每次看到大治考试成绩超过自己,就心生怨恨。你的看法:../../Local%20Settings/Temp/%7d$$SH8F5BOR8W96(N@%60FVY4.gif   ../../Local%20Settings/Temp/EL5%7b%60LWI@M0Z5H93I@@%7dJKH.gif  

理由:  

(2)热点二:课堂教学改革,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小组之内、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你的看法:../../Local%20Settings/Temp/%7d$$SH8F5BOR8W96(N@%60FVY4.gif   ../../Local%20Settings/Temp/EL5%7b%60LWI@M0Z5H93I@@%7dJKH.gif  

理由:  

(3)热点三:这个冬天,请环卫工人吃饭成了一些餐饮企业献爱心的自觉行为。请环卫工人吃饺子、吃火锅、吃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获得网友频频点赞。很多环卫工人表示,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老板请吃饭。

你的看法:../../Local%20Settings/Temp/%7d$$SH8F5BOR8W96(N@%60FVY4.gif ../../Local%20Settings/Temp/EL5%7b%60LWI@M0Z5H93I@@%7dJKH.gif  

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