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化铜
B.活性炭
C.铜矿石
D.自来水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点燃该混合气体 |
C |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
D |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3、《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七素属于氧化物
B.三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三七素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校园开展的活动中与保护环境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B.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D.不燃放烟花爆竹,低碳欢庆佳节
5、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a(OH)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性能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氢元素和氧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和
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水分子变大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C.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D.稀有气体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8、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
C.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克,原子核内中子数约为74
D.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3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11、呈贡宝珠梨种植已有900多年历史。其果肉雪白、细嫩、多汁无渣、甜度适口,素有“滇中梨王”之称。宝珠梨含多种维生素、铁、钾等营养成分。这里的“铁”,“钾”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12、对于探究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水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
13、有一含有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a%
B.2a%
C.1-3a%
D.无法计算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 |
B | 确定某水样是软水还是硬水 | 滴入肥皂水后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
C | 探究红砖粉末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 比较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后产生气泡的快慢 |
D |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木炭粉 | 用带有金属网罩的酒精灯加热密闭容器中混合物 |
A.A
B.B
C.C
D.D
15、“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
B.加入药品
C.收集气体
D.验满
16、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该化合物可能是
A.CaCl2
B.Al(NO3)3
C.NaOH
D.H2SO4
1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A.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瓶内压强的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18、春节有放烟花的习俗。为了保护环境,现在很多烟花配方中不采用含硫的物质,可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19、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连接仪器
D.收集氢气
20、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下列诗词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1、2023年11月26日渠县举办了首届半程马拉松暨“跑遍四川”渠县站赛事活动,以“跑宕渠故国,游阙里寳都”为主题,让来自全国及海外5000余名参赛选手用双脚丈量渠县“四山守望、两江润城”山水路线,感受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渠江的是
A.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渠江
B.铸石厂的废水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C.农业生产中随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D.城市生活垃圾倾倒入河道
2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转化关系 |
A | 甲 | ||
B | |||
C | |||
D |
A.A
B.B
C.C
D.D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过滤
D.检查气密性
2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5、人造元素是自然界本来没有,通过人工方法制造出的新元素。世界上第一种人造元素是锝(),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锝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则元素种类改变
D.现代技术可能会制造出更多未知元素
26、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b点表示等质量的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C.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D.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27、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①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②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
③探究蜡烛焰心气体的成分④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A.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实验②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实验③中现象说明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28、区分硬水和软水日常可用_______,生活中杀菌消毒并降低水硬度可用_______方法,常用制作高效自来水消毒剂ClO2,X为_______。
29、扬州有夏至吃馄饨的习俗。周日奶奶给玲玲包馄饨,在这一过程中玲玲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1)皮:要检验馄饨皮主要成分是否为淀粉,通常选用____(填试剂名称)滴在食物样品上,观察是否有____色出现。在制作馄饨皮过程中,需要加入食用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馄饨皮更美味。碳酸氢钠俗称____。
(2)馅:包馄饨的馅料中主要有: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其中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
(3)煮:煮馄饨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做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____性。煮馄饨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检验。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使硬水软化。煮馄饨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其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____能,在煮馄饨的过程中发现火焰呈现出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应____(填“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4)洗:吃完后,玲玲用洗涤剂把餐具洗干净,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功能。
30、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物质所属类别的空格内
①空气 ②海水 ③液态氧 ④二氧化碳 ⑤高锰酸钾 ⑥冰水共存物 ⑦红磷 ⑧氯化钾 ⑨稀盐酸 ⑩四氧化三铁
(1)混合物_________
(2)单质__________
(3)化合物__________
(4)氧化物__________
3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
②氟元素__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
④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2Si__________。
②Mg2+_______________。
32、用化学符号填空:
(1)金属银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3)3个氮气分子 ____; (4)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
33、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
3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如图1所示中,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为______(填名称)。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匮乏。
用表示水分子,图2为液态水的微观图示,图3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图4所示中,能正确表示水蒸气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_(填序号)。
(3)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5、(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氦原子______;
②硫酸根离子_____;
③3个镁离子______;
④Fe2+ 中的2含义是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SO2”中数字的意义:前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6、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氧化铁 ________
(2)氦气________
(3)3 个硫酸根离子 ________
(4)2 个氨分子________
(5)4 个亚铁离子________
(6)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_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实验室采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
(3)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或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8、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序号)。如图H,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收集装置若选 E,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反应结束,要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4)下图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b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9、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步骤
①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g,水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
②称量: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盘.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下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只有②③④⑤
(3)若老师提供的药品有5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5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除了上述配制方案外,你还可以设计出哪些配制方案,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40、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 石蜡、木材等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体现了该气体的 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3)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____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可吸入颗粒物 D 二氧化硫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