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地壳中前四种元素含量模型
C.灭火方法模型
D.原子核结构模型
2、将总质量为ag的木炭、氧化铜混合物装入图1试管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反应物进行烘干研磨
B.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去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C.图2中,M点含有两种固体物质
D.实验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3、比亚迪公司发布的刀片电池主要成分为磷酸亚铁锂(LiFePO4),已知该化合物中Li的化合价为+1价,Fe的化合价为+2价,则LiFePO4中P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石墨可用作电极
B.氧气可用作燃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N2和O2:用燃着的木条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
C.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D.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并测温
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守恒观:50g水和50g酒精混合总质量小于100g
C.根据结构观: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D.根据元素观: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7、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红磷燃烧实验可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
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是
A.高温下一定质量的碳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B.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
C.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固体中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9、某工厂先用孔雀石制取硫酸铜[],再用“湿法炼铜”获得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孔雀石用粉末而不用块状可以使反应更快
B.两处滤液中都是只含有硫酸铁
C.固体A中含有铁和铜
D.干燥铜时不能采取高温的方法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7
C.4g甲与10g丁可以恰好完全反应
D.当丁的质量为19g时,容器内乙的质量为7g
11、取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如果将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Y>X>Z
C.Y>Z>X
D.Z>X>Y
12、下列宏观事实,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13、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熟石灰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氢氧化钠
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
D.称取5.0g粗盐
15、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为单质
B.图中x的数值为9
C.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8
17、认识物质类别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
B.SiO2
C.KCI
D.KMnO4
18、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
A.木炭
B.红磷
C.硫
D.铁
19、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
C.
D.
2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在密闭装置内点燃一定量的红磷
B.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
C.实验室电解水
D.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
21、“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火药应用
22、金属钠能够与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醇分子
D.X 的化学式为 H2O
2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
B.氧化钙:
C.2个氯原子:
D.3个钠离子:
24、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B.沉淀、过滤、吸附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蒸馏所得的水几乎不含杂质
25、将少量锌粒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容器内气体压强与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
B.BC段主要表示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B点化学反应可能已停止
D.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7、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瓶里,用量较多时常用______法;用量较少时用______吸取。
2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_______性,用生铁制铁锅而不用纯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铁锅与_____接触时容易锈蚀,防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2)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3)已知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Fe+2FeCl3=3FeCl2向装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少量固体,过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滤液中一定含有CuCl2、FeCl2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
c.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Fe
29、金属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材料,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工业上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提炼金属,以下金属矿石中可用于冶炼铝的是______(填序号);用铝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
(2)2020年,我国研制的新航母“003”,排放量达到10万吨,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①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接触而锈蚀。
③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将一定量镁粉、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滤渣中一定有银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C.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取少量滤渣,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3种情况
30、为了验证锌、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若要达到实验目的,X是_______,Y溶液是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B、C两支试管的剩余物混合,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少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镍(Ni)位于铁和铜之间,若将镍丝伸入A、B、C反应后的溶液中,镍丝表面一定会有变化的是(填字母)_______。
3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n个硫原子 ;(2)铜元素 ;
(3)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
32、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1)过氧化氢溶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
金属种类 | 不锈钢 | 铝片 | 铜片 |
腐蚀速率(mg/h) | 0.001 | 0.01 | 0.404 |
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消毒时,最容易被腐蚀的是_____(填序号)。
a.不锈钢锅 b.铝饭盒 c.铜火锅
33、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试回答相关问题: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①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净水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活性炭能吸附水中___________等杂质,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图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该操作中,过滤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2)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34、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填空。
(1)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3)中数字“2”的含义______。
(4)NH3中“3”的意义______。
35、如图所示,观察到U型管中a的液面低于b的液面,则在小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硝酸铵
36、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小凌同学要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7、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8、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室温下氧气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实验装置。
②_____。
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称量试管与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 m g。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⑦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 n 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 a 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步骤的第②步是_____。
(3)写出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选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需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
(5)该方法能测量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是依据氧气_____的性质。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V L,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氧气密度的计算式为_____。
(6)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9、大棚种植蔬菜在冬季需补充二氧化碳。某同学在自家大棚内设计了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将工业废盐酸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在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石灰石。请你简述此方法的原理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说明将塑料桶悬挂高处的原因和好处_____。
40、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加压时,6000L氧气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